隨著國際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世界各國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醫療器械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能夠起到這種重要作用的支撐點是國內醫療器械產值(以不變價計算)年均增長速度15%以上。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2006年國內醫療器械產值已達到560余億元。按照醫療器械行業“十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我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2006年進出口值達到500億元以上,并將在3~6年內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可以預見,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需求將持續增長,更多“中國制造”的醫療器械產品將走向國際市場。
產業布局合理 產品種類齊全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領域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而且進口與國產的新產品均大幅增長,境內企業的產品被國內醫療市場的接受度不斷增加。
國內基本建立了完善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體制,主要包括:境內外生產產品強制性注冊制度;生產企業或經營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或考核制度;完善的標準化體系等。
在產業布局上,我國醫療器械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趨向合理:按經濟類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總產值為246.8億元,占總產值的47.7%;股份制企業總產值為126.2億元,占總產值的24.4%;國有企業總產值為16.8億元,占總產值的3.2%;集體企業總產值為8.1億元,出現了多種所有制成分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市場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國市場80%的份額,顯示了醫療器械行業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產品布局上,我國病人監護系列產品市場需求量大、機電一體化技術復雜性和加工難度相對而言不大、生產廠家較多。中檔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已創建較好聲譽,2006年出口數量超過5萬臺。醫學影像設備品種多,生產隊伍也大。五大醫學影像設備品種中除核醫學成像設備PET、SPECT外,都有境內產品上市,多限于中檔產品,其中B型超聲成像儀器和X射線診斷系統的出口數量接近2.5萬臺,但B型超聲成像儀絕大部分是C、D檔次的。臨床實驗室設備不斷出現新產品,有兩分類和三分類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分析儀,酶免疫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等。
中、小型產品 出口快速增長
2000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額為16.4億美元;2006年出口額達到68.7億美元,增長了319%。2000年全國共有4307家企業經營的90種(類)醫療設備出口到185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全國共有18157多家企業經營的98種(類)醫療設備出口到211個國家和地區。經營企業明顯增加,增加了322%。2000年出口商品排名前50位的企業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45.3%;2006年為31.1%,集中度仍然較高,但比重下降。
從貿易方式上分析,2006年一般貿易方式占54.8%,進料加工貿易、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方式占42.2%。與2000年相比,一般貿易額增長了370%,而加工貿易額增長了254%。
從出口企業性質構成上分析,外資和合資企業是國內醫療器械及設備出口的主力軍。在2006年出口額排名前20位的企業中,外資和合資企業就有15家。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常規設備、手術器械、按摩器具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中小型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其功能和可靠性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所以我國中小型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競爭能力。近年來,按摩器具在醫療器械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是行業中出口金額最大的產品之一,2006年出口金額達到7.5億美元,所占比重達10.9%,且出口額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出口前景非常廣闊。藥棉、紗布、繃帶類產品出口金額排在按摩器具之后,2006年達4.6億美元,所占比重達6.7%。其他針、導管、插管及類似產品2006年出口金額為3.3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美國、德國、荷蘭和意大利,所占比重達62.2%,其中日本市場就占33.9%。血壓測量儀器及器具產品出口也占較大的比重,2006年出口金額為4.1億美元,所占比重達4.5%。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荷蘭、俄羅斯和德國,所占比重高達73.9%。與2000年相比,按摩器具,藥棉、紗布、繃帶類產品,其他針、導管、插管及類似品,血壓測量儀器及器具產品出口增幅均較大,2006年增幅分別為341%、100%、313%、310%。
高科技產品 出口穩步增長
從國家公布的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分析,醫療器械類品種占高科技產品目錄的8.3%,所占比重較大。醫療器械高科技產品出口額占醫療器械總出口額的33.9%。
近年來,我國一些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迅猛,一些超聲波診斷儀、病員監護儀等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許多產品已獲得歐盟CE和美國FDA認證,如邁瑞的病員監護儀遠銷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一些高科技醫療設備,如磁共振成像裝置、X射線斷層檢查儀等在合資生產和引進先進技術后,出口穩步增長。
2006年,我國B型超聲波診斷儀出口金額為8960萬美元,是2000年(235萬美元)的38倍,增加了3713%。目前,國產B超診斷儀已經出口到14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美國、俄羅斯、香港和德國,出口金額所占比重達48.8%。2006年,我國磁共振成像裝置出口金額為6688萬美元,是2000年(3萬美元)的2229倍,增加了222833%。目前,這類國產設備已經出口到46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印度、韓國和德國,所占比重達54.5%。2006年,我國病員監護儀出口53891臺,出口金額為7529萬美元,是2000年出口金額210萬美元的36倍,增加了3485%。這類國產設備已經出口到13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印度、芬蘭和土耳其等,所占比重達53.2%。2006年,我國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出口金額為6606萬美元,是2000年出口額22萬美元的300倍,增加了29927%。目前,這類國產設備已經出口到81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香港、德國和印度,所占比重高達76.8%。2006年,我國X射線斷層檢查儀出口金額為6283萬美元,而2000年沒有出口。目前,該產品已經出口到48個國家和地區。
我國加入WTO后,遵守世貿組織原則和承諾,醫療器械平均關稅大幅度下降,放開了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而我國出口的產品主要為中、小型器械和耗材類產品,如手術巾、按摩器具、針線導管類產品。現階段,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產品向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出口為重點,逐漸覆蓋具有一定潛力的市場,使其認可我國的產品;而對歐美發達國家以有影響力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進行市場份額的鞏固,以形成一定的市場依賴度。同時,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內部結構,提高企業素質。重視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其素質提高和規模擴大,特別是在提高其適應國際經營的管理水平、提高創新能力、擴大產品銷售范圍等方面下工夫。堅持仿創結合的原則,高起點引進國外技術,在促進醫療器械企業走出去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更要推動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據有利空間,做大做強。
央視315晚會曝光不可注射的美容針,妝字號美容針或致毀容,其中廣州暨肽因子醫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廣東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被點名。2022年,國家藥監......
2023年3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研究所所長、附屬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第六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來北京參會。史偉云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換屆中又再次連任,今年是他成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一個年......
3月8日,明媚的日光夾雜著海風灑向山東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和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攻擊論......
午后,科學儀器板塊集體拉升。截至收盤,東方中科漲停,必創科技漲超12%,禾信儀器、萊伯泰科、鼎陽科技等漲超5%。消息面上,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提出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
新一年,各地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積極打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深化改革,營造便捷市場環境。經濟大省廣東擁有1600多萬戶市場主體,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超過五成。新......
2月1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6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不合格食品4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糕點1批次,食糖1批次,食用農產品2批次。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2022年度醫療器械注冊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有新突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55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比2021年增加57.1......
“這是對我的認可和鼓勵。”2月10日,提到全國政協委員這一新身份,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劉小康心潮澎湃。他表示,做研究是從技術的角度為國家科技創新作貢獻,而建言資政是以另一種方式為國盡力......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頭連著江河湖海,一頭連著生產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環節,也是污染物進入水環境的最后一道關口。加強和規范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對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美麗......
近日,中國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關于批準注冊124個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告》,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24個。2023年1月,國家藥監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24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9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