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7-16 00:00 原文鏈接: 贗能隙或是高溫超導體的新相位

      通過多年的觀察,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學院物理學家邁克爾·勞勒和同事找到了解開高溫超導領域所謂“贗能隙”現象的關鍵“鑰匙”。“贗能隙”或許是高溫超導物質的另外一個相位(phase)。新發現或將推進室溫超導研究的發展。

      高溫超導是指材料在某個相對較高的臨界溫度,電阻突降至零。科學家一直認為,超導體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才能導電,然而,1986年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高溫超導材料——鑭鋇銅氧化物。自那以后,銅基超導材料成為全世界物理學家的研究熱點。

      高溫銅氧化物超導體的一個長久未解之謎是“贗能隙”。“贗能隙”自從1989年被發現后,有關它的起源以及與超導之間的關系就一直是研究高溫超導機理問題的核心。

      所謂“贗能隙”現象,是指低能電子激發在高溫超導物質中消失的現象,一種經歷過這種罕見現象的物質將變得相當絕緣,但是,在其他方面卻同超導體一樣。因為這種現象可以在室溫下發生,科學家相信,超導性可能也可以在室溫下存在,因此,解決贗能隙與超導的關系,可以促進室溫超導領域的發展。

      勞勒同康奈爾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以及日本、韓國等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攜手,對多年來所研究的高溫超導體Bi2Sr2CaCu2O8+δ(Bi2212)收集到的關鍵數據進行了分析;另外,康奈爾大學提供的掃描隧道顯微鏡,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很大范圍內單個原子的活動。

      邁克爾·勞勒團隊發現,在該高溫超導物質內部,每一個二氧化銅晶胞內兩個相鄰氧原子的電子狀態完全不同,并在該物質電子結構內發現了一個被破壞了的對稱。

      他們將這一非對稱電子狀態與棒狀聚合物進行了比較。普通原子一般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相位,而棒狀聚合物擁有更多的相位:在高溫下處于氣體狀態,而在溫度更低時,所有的棒都指向一個方向,與此同時,這些棒能夠像氣體或者液體一樣四處移動,物理學家將這一物質狀態稱為向列相(nematic phase)。在這個相位下,棒的組織結構同研究人員在與贗能隙相關的電子狀態內觀察到的一樣,也就是說,贗能隙與向列相非常接近。

      勞勒因此大膽宣稱,“贗能隙”實際上是這類超導物質的另一個相位。

    相關文章

    美國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美國哈佛大學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策略來創造和操縱高溫超導體,特別是銅酸鹽超導體,為設計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科研團隊聚焦于設計和實驗驗......

    鎳基超導體的機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0月31日,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姚道新教授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層鎳氧超導體的多軌道模型,并分析了其電磁性質。該成果對于理解新型鎳基超導體的微觀圖像和超導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相關論文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超導體:傳統BCS理論與高溫超導理論

    超導是一種物理現象,指某些材料在低溫下電阻突然消失,呈現出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的特征。超導最早是在1911年由荷蘭科學家昂內斯發現的,當時他將汞冷卻到4.2K時,發現其電阻降為零。后來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許......

    高溫超導先驅朱經武:過度關注“頂刊”迷失了科研本身

    3月8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RangaDias宣稱其團隊實現了近常壓下的室溫超導。當時,作為國際高溫超導研究領域的先驅者,82歲的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擠”在會場的第三排,現場聽了Dias的研究報告。......

    新研究揭示鐵基超導與奇異金屬態間量化規律

    高溫超導微觀機理是凝聚態物理最具挑戰的科學難題之一。當高溫超導電性被外場破壞后,其正常態電阻率會展現出隨溫度線性變化(從高溫延伸至接近絕對零度)的“奇異金屬”行為。十年前,研究人員發現奇異金屬正常態與......

    清華大學李渭/薛其坤院士NatureCommunications

    電子液晶相普遍存在于高溫超導材料中,由于其與超導的關聯和競爭,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受到廣泛關注。近日,清華物理系李渭副教授和薛其坤教授的研究團隊在雙層硒化鐵薄膜-鈦酸鍶(2UCFeSe/STO)體系中發現......

    為何不同種類銅基超導具有相似結構?這項技術來解析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U1732274,11527805,11425415,11421404,11888101,11534010)等的資助下,由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

    極端壓力條件下磷烷的新故事

    自1911年水銀首次被發現在低溫下會轉變為超導體以來,尋找高溫超導體一直都是物理和材料科學家們的重要研究目標。1968年,Ashcroft通過理論推測,預言極端壓力下的高密度氫很有可能是室溫超導體,為......

    23℃超導!德國科學家再次突破高溫超導記錄

    -23℃實現超導——最近,人類高溫超導記錄被刷新!該突破由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的MikhailEremets與其同事帶來,他們在250K(-23℃)溫度下實現了LaH10(氫化鑭)的超導性。這項成果使我......

    超導“小時代”(26):山重水復疑無路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nbs......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