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5-20 14:17 原文鏈接: 汶川地震8級修訂背后

    5月18日,汶川地震由最初認定的7.8級修改為8.0級。

    就在地震震級更改之時,記者第一時間就此修正采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钅宏研究員。

    從震級評定的生發機制來講:它是通過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地震臺站所記錄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周期來綜合測出的。“震級的確定通常是取一個平均震級。”孫士钅宏說。

    震級數值是來自不同地震觀測臺站測量出來的結果,由于各地震觀測臺站所處位置不一樣,而地震波的衰減程度不一樣,同時由于地震波的傳播介質不一樣導致傳播速度不一樣,各觀測站測量出來的結果也就不一樣。這種情況下,通常的做法是取平均震級。

    事實上,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利用國家地震臺網資料的實時觀測數據,速報的震級為里氏7.8級。

    地震發生后,大約6秒鐘后,地震波傳播到離震中最近的成都地震臺,1分鐘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處理系統報警,同時進行自動定位,幾分鐘后系統給出自動測定結果。

    而之后,中國地震局表示:根據國際慣例,中國地震局利用所能收集到的地震臺站資料,對這次地震的參數進行了詳細測定,最終給出修訂面波震級為8.0。

    本報記者從中國地震局了解到:在國際上,地震參數的測定也是分兩個過程,一是計算機自動測定與人機交互快速測定,二是最終的修訂。

    計算機自動測定與人機交互快速測定就是指在地震發生后,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會給出自動處理結果,并通過網站、手機短信的途徑發布地震信息。隨著地震臺站數據的不斷增加,測定的地震參數也在不斷地變化。

    如何進行最終的修訂?是在待所有地震臺站的資料收集以后,給出最終地震參數,編輯出版地震觀測報告。

    孫士钅宏表示:由于開始使用的臺站比較少,而后面使用的臺站數據較多了,精確度就會越來越高,甚至包括國外的地震臺站的觀測數據。“因此,出現震級的修訂比較正常。”

    孫士钅宏還透露:包括一些小地震,其實地震臺網中心內部也有過一些修訂。“而對一個震級相對較大的地震的震級確定,由于使用的數據量大,觀測臺站多,出現逐步修訂震級的情況屬于正常。”

    按照大震級的地震確定慣例,考慮到更多的臺站,包括國外的一些臺站進行數據交換,其中包括美國的全球地震臺網,還有一些國外,諸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地震臺網,他們的臺站和我國的臺站,進行數據交換。

    而對這次地震的修訂,主要是“這次地震的參數進行了詳細測定并計算了震源破裂過程,發現了主震是在1分鐘內由多個階段的破裂組成的多重破裂過程,因此修訂震級為里氏8.0級”。來自中國地震局分析認為:“這和美國利用全球地震臺網最終修訂的參數相當。”

    事實上,這個結果由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監測部門得出后,再上升到中國地震局層面。

    相關

    震級是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

    震級分類:

    震級小于3級的地震為弱震;

    震級大于或等于3級,小于或等于5級的地震為有感地震;

    震級大于5級小于6級的地震為中強震;等于或大于6級的地震為強震,其中震級等于或大于8級的地震為特大地震。

    相關鏈接:

    汶川地震震級從7.8級修訂為8.0級,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結論

    分析測試百科網四川地震專題

    相關文章

    這場坍塌讓全球“震顫”了9天

    2023年9月16日,格陵蘭島Dickson峽灣一處高約1200米的山體坍塌,世界各地的地震學家記錄到了奇怪的地震信號。近日,一項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對信號的產生進行分析后指出,這次坍塌引發了巨大的海......

    國際最新研究稱地震或助力石英形成金塊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地質學論文認為,地震可能導致石英中形成電場,從而導致金塊沉積。這項基于實驗室實驗的研究發現,或有助于理解某些金礦如何形成。該論文介紹,石英是......

    國際最新研究稱地震或助力石英形成金塊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地質學論文認為,地震可能導致石英中形成電場,從而導致金塊沉積。這項基于實驗室實驗的研究發現,或有助于理解某......

    我國將與中亞國家探索建立天山地震科學考察機制

    中國應急管理部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芳芳在會上介紹,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地震科學考察聯盟”為基礎,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建立協調、聯動、高效的天山地震科學考察機制。據介紹,......

    我國將與中亞國家探索建立天山地震科學考察機制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郭超凱)中國應急管理部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芳芳在會上介紹,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地震科學考察聯盟”為基礎,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建立協調、聯動、......

    中國博士生深入災區取得重要成果,收獲跨國良緣

    他,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讀博士生,致力于地震研究,日前以一作身份在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她,是一個從小喜歡中國文化的00后土耳其姑娘,現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成績......

    臺灣地震引發局地海嘯災害過程基本結束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警報解除通報。今天7時58分臺灣海域發生地震,震源深度為12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監測顯示,地震在震源附近引發局地海嘯,并對我國臺灣島沿岸局......

    臺灣花蓮地震已致4死97傷

    據報道,根據臺消防署統計,4月3日花蓮7.3級地震目前已造成全臺4死97傷。一名司機在大清水斷崖遇落石被砸身亡;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得卡倫步道為當地知名景點,3日上午游客較多,目前已知有3人遇難。......

    專家:臺灣花蓮縣海域7.3級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臺灣花蓮縣海域4月3日早晨發生7.3級地震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生在臺灣花東縱谷斷裂北段上,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

    臺灣地震致30.8萬戶居民停電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03日07時58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81度,東經121.74度)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04月03日08時11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10度,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