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7-28 14:16 原文鏈接: IT行業重金屬污染珠三角環保局建立問責制


      2009 年12月25日,廣東珠三角地區一名出生僅10個月的嬰兒,血鉛含量竟高達550微克/升。

      “PH值偏酸5.6個單位,化學需氧量超標96.9倍,懸浮物超標32.5倍,銅超標5199倍,鋅超標3.9倍,鎳超標9.6倍,總氮超標8.6倍,氨氮超標24.7倍,鐵超標178.2倍。”

      這是2009年3月3日,廣東省惠州市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對惠州美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對該公司未經處理直接外排的部分生產廢水采樣監測得到的結果。

      銅、鋅、鎳、鐵等重金屬的超標情況如此觸目驚心,甚至連見慣了各種水污染狀況的馬軍也頗為驚訝。盡管數據來自惠州市環保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但這個因制作中國水污染地圖而著稱的民間環保人士說,他仍然讓同事打電話給惠州市環保局,核實數據的準確性。

      2010年4月26日,馬軍所創立的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與自然之友等34家民間環保組織一起發布的《2010IT品牌供應鏈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顯示,珠三角地區長久以來受重金屬污染的狀況沒有得到緩解,IT行業的重金屬污染出乎意料地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嚴重后果。

      被忽視的IT行業重金屬污染

      馬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涉及重金屬排放的行業很多,包括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化工、印染、皮革、農藥、飼料等,但人們往往會忽略IT行業的重金屬污染問題,總認為IT行業是高科技領域,不會與重金屬污染掛鉤。

      然而,他在制作中國水污染地圖和空氣污染地圖數據庫時卻發現,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有大量生產印刷線路板的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給當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了嚴重污染,主要表現為重金屬污染。

      印刷線路板,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電氣連接的提供者,幾乎每個IT產品都不可或缺。然而,在其生產過程中,所進行的電鍍和蝕刻等工序,卻會產生銅、鎳、鉻等重金屬排放。

      馬軍由此萌發了對IT產品制造業重金屬排放情況進行調研的念頭。之所以選擇珠三角地區,是因為國內規模較大的IT制造企業多集中于這一地區,“同時,該地區的環保信息公開也優于國內其他地方”。

      調研的結果令人震驚,以印刷線路板生產集中的深圳市為例,該市的執法檢查情況顯示,2008年,部分電鍍、線路板企業偷排、直排以及超標超量排放污染物的現象屢禁不止,弄虛作假實現虛假達標的情況時有發生。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就曾經表示,深圳部分河流被重金屬污染,印刷線路板企業偷排是罪魁禍首。

      2008年,東莞市對其線路板、電鍍行業進行專項檢查,共抽查線路板企業41家,結果,有27家企業存在違反“三同時”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26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編者注)、危險廢物違法轉移和污水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轉等違法行為。

      據馬軍介紹,建滔集團旗下一家名為東莞萬年富電子有限公司的企業,在東莞市環境監察分局2009年10月31日的突擊檢查中,被發現擅自設置一條直徑約10厘米的軟管連接污泥濃縮池的導排管預留口,該公司將未經處理的污泥及生產廢水通過軟管繞過標準化排放口直接排入下水道。被查處時,這家公司還存在每天約350噸廢水無法說明去處、違法轉移廢蝕刻液和污泥等問題。這家企業因此被廣東省環保局列入重點掛牌督辦。

      5月20日,記者在該廠實地調查中,發現在該廠后門空地上擺滿了一件件包裝好的電子線路板,工人們仍在生產,顯得很忙碌。大門一旁的排污管道旁,可以看到銅綠色散發刺鼻氣味的粘稠廢水。

      重度污染的珠三角

      有關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雖然以“世界工廠”著稱,在面積不大的區域內,創造了我國30%的對外貿易額,但代價是深受污染之痛,且持續已久。

      自2001年起發布的《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經連續7年被列為“嚴重污染區域”。2009年5月發布的該《公報》指出,廣東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積比 2008年增加12.33%。

      其中,珠三角地區的重金屬污染現象尤其嚴重,是國內最嚴重的幾個地區之一。

      據報道,2004年前后,廣東省地質局曾做過一次初步調查,當時的結果顯示在珠江河口周邊區域,受人為污染導致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污染面積達5500平方公里。2005年對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海洋地質環境的調查也表明,珠江口近岸海域約有95%的海水被重金屬、無機氮和石油等有害物質重度污染。

      重金屬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地的人居環境和生態健康。一項由原國家環保總局(現為環境保護部――編者注)進行的土壤調查結果顯示,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近40%的農田菜地土壤遭重金屬污染,且其中10%屬嚴重超標。

      2008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科研團隊分別在廣州6個區各選擇兩個農貿市場采集蔬菜樣本,分析樣本中鎘、鉛的含量情況,結果發現,葉菜類蔬菜的污染情況十分嚴重,除1種為輕度污染外,其余5種均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2008年發布的《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珠江、深圳河等河流攜帶入海的重金屬和類金屬砷超過1.2萬噸。

      重金屬污染已經影響到了中國一個至關重要的區域。珠江的集水區達45.3萬平方公里,是繼長江和黃河后中國第三長河流,珠江同時也為區內4700萬人提供飲用水,供應城市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及香港等10多個城市。

      治污染須用重典

      2009年3月3日,遭遇現場執法的惠州美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被查出部分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銅、鋅、鎳、鐵均超標排放,美銳電子公司被惠州市環保局責令“立即改正環境違法行為,將蝕刻、電鍍車間清洗地板廢水引向廢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并被罰款5萬元。

      2010年5月20日,惠州美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姓邱的副總經理通過電子郵件向記者表示,“發生在2009年3月3日事件,是車間員工在清理車間過程中操作失誤,導致少量廢水流出車間而引起的偶發事故”。他在電話里向記者表示:“要知道流出來的只是10升的排放廢液。所以事態不是很嚴重,并相信傳媒對這次事故的報道有可能言過其實。”

      然而,馬軍卻認為該說法并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他說,在向惠州市環保局核實數據時,沒有人否認數據的真實性。他查閱了這家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母公司Merix2008年的年報,發現這家公司此前已存在環保上的不良記錄。

      上述邱姓副總還表示,污染事件發生后,公司已經按照環保局的要求作出了整改。一是在排放污水的門口設置欄桿,不讓污水排出欄桿;另外則是對清掃的流程作出了一部分修改。他還表示:“問題發生后,公司管理層上下非常重視,不僅加強了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也在流程管理規程上給予嚴格規范。”

      馬軍說,相對而言,廣東省的污染治理還算早的,當地對污染的重視程度也比較高,信息比較公開,但由于經濟發展迅速,一些相應措施沒能跟上,加上偷排現象時有發生,“那么多企業,即使偷排或超標排放的企業所占比例極小,累計起來也會造成污染失控”。

      馬軍說,34家民間環保組織之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印刷線路板企業,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企業一旦偷排或超標排放,后果非常嚴重;另一方面,這些企業的污染問題比較容易控制,只要在生產末端加強管理,就能有效進行治理。

      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污染防治處主任科員趙勝軍對記者表示,IT產業本身來說是配套的,沒多大污染,污染主要由前期的印刷線路板造成。“這些電路線路板企業的污染是客觀存在的。”趙勝軍說。但他認為,近些年深圳的電子產業有了些變化:第一,電子企業規模大了;第二,重金屬污染降低了;第三,小企業少了。

      他說,現在對違法企業處罰很重,目前深圳已有十幾家企業的采購被控制監管,涉及資金8億多元。

      據趙勝軍介紹,近期,深圳準備籌劃將線路板行業集中起來,集中運營,集中處理。“我們希望將線路板行業污染降低到最低。”

      惠州曾發生因重金屬大量排放而導致的多人乙肝中毒事件,且惠州所處的珠江水域重金屬污染尤為嚴重,惠州市環保局政策法規科科長黃北新承認:“惠州是一個高度發展、高度排污的地區。”

      但他說,惠州市對環境的重視現在非常嚴格,環保局也建立了問責制,“重點考核重金屬超標”。

    相關文章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印發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預測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新科學家》:2023年這些科技故事或將發生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共56個!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技獎獲獎項目公布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以水為媒,讓世界更美好

     2021年7月,魏源送在南昌烏沙河現場采樣受訪者供圖采訪魏源送的這個下午,他雙眼通紅,追問之下記者得知前一晚他加班到凌晨兩點鐘。作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員,最近,他正忙于南......

    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公示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白鱘滅絕之后,我國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其他瀕危動物?

    白鱘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主要有兩次,都是在它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第一次是在2020年1月,危起偉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發布論文,基于野外調查和白鱘誤捕記......

    再見!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

    7月21日晚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這一中國的特有種和長江的旗艦物種,就這樣和我們無聲地說了再見。白鱘是長江里食物鏈的......

    55.8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第二批水污染防治資金

    為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近日財政部下達2022年水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的通知,用于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通知明確列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排金額,全國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