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6-甲基腺苷(m6A)在調節信使RNA加工中起重要作用。盡管在該領域取得了快速進展,但對m6A修飾的遺傳決定因素及其在常見疾病中的作用了解甚少。2020年6月29日,芝加哥大學何川等團隊在Natur......
美國黑人致死事件后,反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持續升級。6月10日,全球5000多名科學家和包括美國物理學會、全球最大預印本服務器arXiv在內的眾多科學組織決定停止一切學術活動,共同聲援黑人群體的反種族主義......
2020年會是未來歷史課上無法回避的一年。每天都在見證歷史。而今天,不得不說,即便是見怪不怪的我,都有點hold不住了。我的價值體系里一直認為人類應該合作應該溝通,共同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努力。今年疫情期......
為什么水蜘蛛可以在水上行走?為什么荷葉“出淤泥而不染”?為什么蝴蝶的翅膀不會被打濕?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系。視覺中國供圖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制備超疏水材料以實......
對于在讀博士而言,論文數量經常是檢驗能否畢業的標準之一,但層出不窮的論文「掛名」、「造假」情況經常會沖擊一些學者,甚至學科的名譽,并為年輕研究人員帶來巨大壓力。而有了貢獻卻沒有署名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英國《自然》雜志及其子刊27日在線發表了基因組聚集數據庫(gnomAD)團隊的系列研究論文,介紹了研究人員對這個大型數據庫的多方面分析,其結果有助人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提升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LALA突變的CB6人員單克隆抗體在體外實驗中展現出較強的中和活性,隨后的非人靈長類動物試驗則發現,該抗體能夠有效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
截止2020月5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了共計108項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學、材料學、物理學、化學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按雜志來......
當地時間5月13日,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2篇論文在Nature同時上線。這是顏寧今年的“CNS首秀”,也是其學術生涯的第33、34篇CNS論文。這兩篇文章分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只是美酒雖好,含酒精的飲料卻是一級致癌物。當酒精代謝物乙醛沒能被及時分解為乙酸,乙醛就會侵入細胞誘發DNA損傷,增加細胞癌變風險。一則好消息是,Nature上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