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23 11:27 原文鏈接: 干旱氣候正影響植物生長

      盡管氣溫在持續升高,但氣候變化刺激植物生長的情況卻發生了逆轉。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變化可能影響到糧食安全和生物燃料的發展。

      1982年到1999年間,隨著氣溫上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的碳也越來越多。但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從2000年到2009年,盡管氣溫仍舊在不斷攀升,植物快速生長的勢頭卻因干旱而開始減緩了。

      由于氣候變暖引起的干旱降低了土地吸收碳的能力,結果很可能使更多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氣中,從而加劇變暖,加拿大蒙大拿大學的趙茂生(Maosheng Zhao,音譯)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表示。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告,表明溫暖的氣溫不會無休止地提高植物的生長速度。”論文的合作者史蒂文?蘭寧(Steven W. Running)說。“我們認為這令人感到有些意外,并可能在政策層面上意義重大,因為以前的觀點指出全球變暖實際上可能會幫助世界各地的植物生長。”

      這項由美國宇航局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共同資助的研究顯示,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植物生長速度加快了6%,與此相比,這一增速如今出現了1%的微小但卻可被測量的下降。

      基于美國宇航局的衛星數據,該研究發現,北半球地區植物的長勢繼續加快是因為氣溫更高、生長季較長的緣故;而在南半球,植物生長不僅沒有加快,反倒由于全球變暖引發的干旱而減慢了。

      “過去10年來陸地生產力的凈下降說明,氣溫、降水、云量和二氧化碳這些因素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或許再結合營養和土地管理其他因素,將決定未來生產力的模式和發展趨勢。”美國宇航局總部陸地生態研究計劃的項目經理戴安?威克蘭(Diane Wickland)評論說。

    相關文章

    橄欖石或可用于制造負碳水泥

    英國Seratech公司利用橄欖石這種儲量豐富的礦物,制造出一種創新性水泥產品。研究團隊指出,水泥生產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而他們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能吸收并利用二氧化碳......

    橄欖石或可用于制造負碳水泥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劉霞)英國Seratech公司利用橄欖石這種儲量豐富的礦物,制造出一種創新性水泥產品。研究團隊指出,水泥生產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

    同步輻射技術助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還原反應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楊化桂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姜政團隊工通過撰寫綜述論文,介紹原位/工況同步輻射分析技術在CO2/CO還原反應中跨尺度應用。相關文章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 綜述總......

    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關于發布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名稱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關于發布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49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生成日期2024-04-12文號公告20......

    二氧化碳加氫制碳一產物研究有了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應邀發表了關于二氧化碳加氫制碳一產物選擇性調控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系統介紹了二氧化碳加氫制碳一產物的研究進展,并對二氧化碳加氫的選擇性調控策略、存在的......

    濕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取決于土壤碳底物

    甲烷(CH4)與二氧化碳(CO2)的相對排放量是探究氣候變暖影響濕地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深入理解CH4與CO2排放的溫度敏感性,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陳......

    16世紀大氣二氧化碳為何下降?人類活動變化導致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地球科學論文指出,人類活動的變化或導致16世紀大氣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原因是公元1450-1700年新舊大陸交流期間美洲大規模土地利用的變化。這項研究......

    新思路!低濃度二氧化碳實現直接電解轉化

    二氧化碳電解能夠將煙道氣等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高值燃料和化學品,是一項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負碳技術。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國雄和研究員高敦峰團隊與大連工業大學安慶大教授團隊合作......

    研究實現二氧化碳加氫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

    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和研究員王集杰等在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開發了ZnZrOx/SSZ-13串聯催化劑,實現了二氧化碳到低碳烯烴的高選擇性生成,其低碳烯烴選擇性......

    大連化物所等提出低濃度二氧化碳直接電解轉化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碳基資源電催化轉化研究組研究員汪國雄和高敦峰團隊,與大連工業大學教授安慶大團隊合作,在二氧化碳(CO2)電解制備燃料和化學品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