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25 15:13 原文鏈接: 成思危:綠色經濟是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重點

      日前,中國過程系統工程年會(PSE2010)在青島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過程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席成思危應邀作了題為《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是綠色經濟。他還對綠色經濟的實現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一個積極的環保概念,就是說要發展,我們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社會去,但是從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用最小的代價來實現發展。對中國這樣一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對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應該提高到一個高度,特別是我們要關注發展的代價。”成思危說,“可持續發展事關人類的存亡。”

      據了解,2003年至2007年,我國GDP增長率依次為:10%、10.1%、10.4%、10.7%和13%,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但同時在環境和生態惡化方面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據中國科學院一項調查顯示,2005年環境代價相當于GDP的13.5%,而當年GDP增長率為10.4%。成思危分析說:“我們把環境的隱性債務留給我們的子孫了。所以我們必須注意不能夠把我們這一代欠的環境債留給子孫后代,而是要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發展條件。”

      成思危指出,綠色經濟是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對中國來說,綠色經濟意味著將“三低”——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點。從綠色經濟的提法來看,其內涵更為廣泛,不僅包括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等諸多方面。中國首先提出綠色經濟,這和低碳經濟并不矛盾,但是在重點上是有區別的,要根據中國具體情況來看。

      據悉,目前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當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為各界共識。

      成思危認為,要在當前中國實現低碳經濟,需要做到“四管齊下”:即不排、少排、利用、處理。

      “第一管”是要發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產業,包括新能源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例如現代的信息業、現代金融業、現代咨詢業、現代會展業和現代物流業,同時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也要保證不排放二氧化碳。

      “第二管”是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國現在的能源結構是煤炭占70%,石油和天然氣占20%左右,化石能源占90%,非化石能源只占9%多一點,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盡量減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三管”是要利用二氧化碳。當前二氧化碳的利用占的比重很小,主要集中在飲料工業和其他一些工業。化學工業是利用二氧化碳很有潛力的一個行業,需要從事更多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第四管”是二氧化碳的處理和深埋,在國際上稱為CCS,在二氧化碳的普及方面無論是吸附法、吸收法,都有很多新的發展。對于以化石能源為主的中國來說,盡管在短期內作了很多努力,但是不能夠很快地改變現狀,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約15%,但85%還是要靠化石能源。所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中之重。

      然而,如何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呢?成思危從政治、經濟以及技術三個層次上作了闡述。

      成思危提出,在政治層次上,實現綠色經濟必須加強各國合作。

      “從哥本哈根會議來看,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當然也還存在很多分歧。主要的問題就是要承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是有區別的責任,這點是《京都議定書》里面的根本原則。現在中國受到很多指責,但是在中國的問題上,我們應該看到兩個方面:第一,中國本身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還要發展;發達國家工業化階段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服務業發展得快,這不排放二氧化碳。第二,從歷史累計排放來看,中國排放量只有9%左右,比例并不是很高。第三,從人均排放量來看,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國的1/4,從人權角度,每個人應該有排放相同數量二氧化碳的權利。第四,很多發達國家把生產裝置轉移到中國來,排放二氧化碳并算到我們的頭上。但是我們并沒有以此為借口來減少努力,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到2020年,我們在2005年的基礎上單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提高到15%。中國明確實現這個目標,而在‘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

      成思危認為,在政治上需要世界各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同時也要積極主動地制定自己的二氧化碳減排計劃,而不是跟別的國家比,或者是相互指責。

      經濟層次上,要大力支持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發展。第一,要計算環境成本。當前,火電排放污染不算環境成本,成思危認為如果算進成本,就應該增收低碳稅。第二,政府要給予補貼。“日本和歐洲對太陽能都有補貼,沒有補貼發展不起來。所以,現在國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80%~90%是出口,為什么?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補貼。”第三,利用《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利用碳交易。最后,政府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上也應該對新能源給予支持,對發展綠色經濟給予支持。

      在技術層次上,則要努力突破新能源發展的技術瓶頸。一方面努力堅持自主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引進,盡快發展新能源產業。

      “當然發展新能源產業不要炒作,現在炒作這個概念特別是在股市上用得比較多,要踏踏實實地去做工作,要把新能源真正提高到國際水平上,使我們在國際領域有話語權或者更有競爭力。”成思危說。

      在報告的最后,成思危提出,發展綠色經濟要努力改變個人的生活方式。

      “綠色經濟概念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和經濟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的概念。就是說,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關心綠色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在生產方面實現綠色發展,在生活方式方面也要實現綠色發展。現在有一個流行詞叫今天你‘低碳’了嗎,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哪怕是節省一度電,節省一點汽油,這對我們發展新能源,對發展綠色經濟都是有利的。”成思危表示。

    相關文章

    最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噸級中試裝置建成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科研成果此前備受關注,在5月27日舉行的中關村論壇第二屆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馬延和表示,目前科研團隊建立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噸級中試......

    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超8億千瓦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突破8億千瓦,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8.2億千瓦,約為36個三峽電站......

    從被遺忘的公式中找到氣候改變者

    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重新利用有120年歷史的科特雷爾方程來理解二氧化碳在受到電化學作用時發生的反應,目的是將氣體轉化為有用的產品。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經典方程可以幫助電化學家控制反應,創造出理想的產品,......

    已熄滅的近海死火山可能儲存了多達86億噸的二氧化碳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葡萄牙的一座離岸死火山有可能儲存1.2-8.6千兆噸的二氧化碳,相當于該國24-125年的工業排放。該方法涉及"原地礦物碳化",即二氧化碳與特定的巖石元素發生反應......

    合成生物學:屬于未來的“天工開物”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龍替代化石基尼龍、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業廠房里生產出來。這,就是合成生物技術。“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

    針對電動汽車冬季“趴窩”工信部推出措施“組合包”

    熱點追蹤“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去充電的路上。”每到冬季,圍繞電動汽車的種種插科打諢無不指向續航里程縮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不斷沖擊新高,能否改善用戶體驗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冬季續......

    兩部門出臺意見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

    5月1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重點介紹了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能源局最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氣候變化正威脅著海蝴蝶的生命周期

    研究人員在調查南大洋翼足目動物的生命周期時,發現不同物種對海洋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大約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被世界上的海洋吸收。當這種吸收發生時,二氧化碳與海水相互作用,導致海洋的pH值下降......

    利用甲酸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材料

    鑒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碳捕獲,即從大型排放源中封存二氧化碳,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已經發生了數百萬年,但其能力遠遠不足以補償人為的排放。甲酸鹽可以被設想為碳中性生物經濟的核......

    開辟液體二氧化碳交易新渠道

    隸屬于遼河油田的大連石油交易所近日完成了全國首單液體二氧化碳線上現貨競價交易。此舉改變了以往石油石化產品線下交易的傳統模式,為后續我國液體二氧化碳交易開辟了新渠道。近年來,我國液體二氧化碳需求量呈逐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