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9-07 09:19 原文鏈接: 兩位學者聯合呼吁打破科研經費分配潛規則

      現在正是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種潛規則、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時機,一個簡單但重要的起點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須基于學術優劣分配,而不再依賴私人關系。

      京華時報訊“盡管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的科學和研究起到應有的強大的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體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近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長施一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長饒毅聯合撰文,要求研究基金的分配不再依賴私人關系。

      兩位學者在文章中指出,盡管對于一些比如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小型研究經費來說,科學優劣可能仍然是能否獲得經費的關鍵因素。但是,對來自政府各部門的巨型項目來說,科學優劣的相關性就小多了,這些項目的經費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人民幣。對后者而言,關鍵問題在于每年針對特定研究領域和項目頒發的申請指南。表面上,這些指南的目的是勾畫“國家重大需求”;然而,項目的申請指南卻常常被具體而狹隘地描述,人們基本上可以毫無懸念地意識到這些“需求”并非國家真正所需,經費預定給誰基本一目了然。政府官員任命的專家委員會負責編寫年度申請指南。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專家委員會的主席們常聽從官員們的意見,并與他們合作。所謂“專家意見”不過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員及其賞識的科學家之間的相互理解。

      兩位學者認為,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不僅壓抑了創新,也讓每個人都很清楚:與個別官員和少數強勢科學家搞好關系才最重要,因為他們主宰了經費申請指南制定的全過程。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系重要。

      兩位學者為何發表此文?按學術優劣分配基金如何操作?昨天下午,施一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介紹,施老師當天出國,不方便接受采訪。

      記者又撥打了饒毅老師的辦公電話,但未聯系到他。

      社會科學領域某研究機構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科研經費分配機制,自主創新還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壓抑。比如目前中國缺少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學評價機制。作為發展中國家,科研經費近年來的大幅度增長固然是好事,但是大的投入是否獲取相應回報卻無從考量。

      此外,科研人員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最直接的是署名權。個別科研項目完成后,往往要把未直接參與科研的行政領導的名字署在前面。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學教授饒毅

    相關文章

    內蒙古:兩張自治區本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負面清單

    為進一步激發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進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財政科研經費管理,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科技廳聯合印發《自治區本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負面清單》《新型研發機構自治區本......

    最高80萬元/年/項基金委發布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旨在支持自愿來華開展研究工作的外籍優秀科研人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主選題,在中國內地開展基礎研究工作,促進外國學者與中國學者之間開展長期、穩定的學術合作......

    饒毅教授創始|華毅樂健蘇州GMP基地正式開業!

    2023年1月9日,蘇州工業園區重大科技領軍企業蘇州華毅樂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州GMP基地正式開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園區科協主席、科創委副主任、科技招商中心主任肖詩滔,華毅樂健科學創......

    科學家找到可能觸發阿爾茲海默癥記憶衰退機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2.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劉園園)記者1月15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施一公團隊歷經8年探索,在......

    施一公:最高2500萬元的資助給最膽大的人

    55歲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動容。“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夠得到穩定支持的話,我相信我會更大膽。我一定會按我的性格,選擇最不可思議的科學研究項目去進行,一定會的!”在“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的鎂光燈下,中國科學院......

    最新!“新基石研究員”首期資助名單公布,58人上榜!

    2023年1月13日,備受關注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公布,首屆科學委員會主席施一公等人宣布了資助者名單。“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最大的特色是“選人,不選項目”,因此被稱為中國版的“HHMI計劃”。項目由騰......

    港科大(廣州):科研啟動經費不少于500萬元

    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10日消息,該校誠邀符合相關條件的海外英才加盟,加入該校的人才,即可獲享不少于5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國家、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提供科研支持經費及安家費等在內的配套費600-......

    2023年開門紅!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CellResearch發文

    載脂蛋白E的三種亞型(APOE2,APOE3和APOE4)僅在兩個氨基酸位置上存在差異,但其免疫調節作用卻截然不同。這種APOE亞型依賴的潛在機制仍然是謎。2023年1月2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在Ce......

    饒毅:要不要接種疫苗?要不要接種中國疫苗?

    因為多種原因,今天,是否接種疫苗,是否接種國產疫苗,都成為了問題。反對接種疫苗的原因,包括:1)在西方一直有人反對強制接種疫苗,認為需要留有個人選擇的自由。但是,西方各國政府普遍強制接種是保護人民所必......

    讓更多世界級成果出自中國實驗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6.shtm◎本報記者劉園園從北京回到杭州,黨的二十大代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吳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