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環境保護部主辦的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共同紀念第十六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慶祝我國于2010年全面停止全氯氟烴、哈龍、四氯化碳等主要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出席紀念活動并講話。
張力軍說,自1991年加入《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臭氧層保護工作,經過持續不斷努力,中國分別于1997年、1999年、2002年、2003年實現哈龍、全氯氟烴、甲基溴、甲基氯仿生產和消費的凍結;2007年7月1日,中國提前兩年半完成了全氯氟烴和哈龍的淘汰;2010年1月1日,中國又全面淘汰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20年來,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共計10萬噸的生產量和11萬噸的消費量,約占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圓滿完成了《議定書》階段性履約任務。總結過去20年中國保護臭氧層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政府重視和廣泛合作是成功履約的重要前提,完善的政策法規和監督管理體系是成功履約的堅實基礎,多邊基金支持和技術轉讓是成功履約的有力保障,替代技術和替代品是成功履約的關鍵因素,行業方式和持續創新是成功履約的重要途徑。在過去20年的履約過程中,中國結合形勢發展和自身實際,不斷擴寬履約管理思路,創造了很多“第一”,包括第一個編制完成國家方案,第一個制定加速淘汰計劃,第一個推行工業重組,第一個提前實現淘汰全氯氟烴和哈龍目標。
張力軍指出,中國保護臭氧層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國含氫氯氟烴淘汰任務十分繁重,其他物質淘汰收尾工作存在難度,履約后續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下一階段履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為確保履約工作的深入開展,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創新機制,確保實現《議定書》確定的履約目標。一要貫徹落實《條例》,依法管理和經營。盡快出臺相應的配套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執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加強《條例》的宣傳和實施,加強企業自律,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二要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把推動替代技術進步和創新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應中國國情的、低碳節能的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技術,初步建立起一定規模的替代品生產能力,促進替代品的應用。三要實施重點項目,實現消耗臭氧層物質削減目標。在積極抓好執行行業計劃的實施和收尾的同時,組織實施好制冷、泡沫、維修和清洗等含氫氯氟烴淘汰管理計劃的申報和實施;加強與相關國際執行機構、多邊基金執委會及秘書處的溝通和協調,積極創新項目實施管理機制,確保削減目標如期實現。四要深化國際合作,相互幫助實現共贏。繼續參與公約進程的磋商和談判,協商解決公約進程中面臨的問題,認真落實締約方達成的各項決議,積極履行責任和義務,積極爭取國際援助資金和技術轉讓,為國內履約創造有利條件,促使公約目標早日實現。
會上,《蒙特利爾議定書》公約秘書處岡薩雷斯先生及多邊基金秘書處諾蘭女士分別致辭,對中國政府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履約工作表示贊賞,并對中國保護臭氧層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表示祝賀。地方政府代表、行業協會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履約成果和經驗。
《蒙特利爾議定書》公約秘書處等國際執行機構、美國、瑞典、澳大利亞等雙邊合作國家政府、外交部等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代表,環境保護部有關司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計劃單列市環保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解放軍環境保護局代表等約200多人參加了紀念大會。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指出,如果維持現行保護政策,預計到2040年,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臭氧層將恢復至1980年之前的水平。盡管臭氧層完全恢復尚需時日,但人類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1987年,國際社會......
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造成了約81%的海洋物種和89%的陸地物種滅絕,其主要原因被認為是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的環境變化,但仍缺乏環境因素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的直接證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5.shtm本報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蘇雁通訊員姬尊雨)距今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近日,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2019年至2020年肆虐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強烈野火產生的煙霧導致大氣溫度飆升,可能使臭氧層的空洞更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科學報告》。2019年的極端干旱引發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