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植物營養團隊研究提出土壤微生物群落定量研究優化策略。相關成果發表在《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上。
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功能在人類健康、全球元素循環、作物生長和植物抗病中發揮關鍵作用。隨著高通量測序等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極大地增加了我們對微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和物種組成的認識。然而,測序數據僅提供微生物群落的相對豐度變化,忽略了微生物絕對數量的變化規律。針對高通量測序數據的這一缺陷,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多種微生物絕對豐度定量方法,例如,內參法(spike-AMP)、 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qPCR-AMP)、 流式細胞儀與高通量測序結合(FCM-AMP)等。然而,這些定量方法的普遍適用性和精確度尚不清楚。
研究團隊利用采自黑龍江海倫和海南三亞的兩類差異較大的土壤樣品,評估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兩種絕對定量方法內參法和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的方法。結果表明:內參法在準確性、穩定性和工作量等方面沒有顯示出任何優勢。相比之下,更常用的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的方法對探究環境擾動對土壤微生物動力學的影響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考慮其穩定性和技術可行性,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方法可廣泛應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
藥典委發布關于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擬制定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制定的標準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儒敬,院長助理、副研究員陳翔宇課題組與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唐超禮團隊合作,研發了用于土壤磷酸鹽現場連續監測的電化學微流體系統。相關......
2005年,《科學》(Science)雜志在其創刊125周年之際,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這些問題涵蓋地球科學、能源、宇宙領域,并涉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政治與經濟、能源、環境和人口等領域,......
記者近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三亞南繁研究院張金波與孟磊教授團隊發現,基于氮素循環知識的綜合管理可對生態系統氮駐留產生積極影響,這為降低全球氮損失風險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與西蒙斯基金會出資5000萬美元合作成立了國家生物學理論與數學研究所(NITMB),將匯集數學和生物科學領域的專家,探索與環境、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等廣泛主題和行業相關的研究......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訊作者:吳春發教授,駱永明研究員通訊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與西蒙斯基金會出資5000萬美元合作成立了國家生物學理論與數學研究所(NITMB),將匯集數學和生物科學領域的專家,探索與環境、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等廣泛主題和行業相關的研究......
由于長期淹水狀態,稻田成為溫室氣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實上,稻田土壤產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氣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為I型和II型兩個類群。它們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態特性和代......
近日,生態環境部征集并篩選了一批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編制形成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公示稿),并進行公示。《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中包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