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06 08:54 原文鏈接: 潘建偉:科研評審應多請國際同行可避免評審不公現象

      記者在全國兩會駐地見到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委員時,這位國際知名的量子通信科學家衣著樸素,略顯靦腆,但談及到科研項目專家評審這樣的專業話題時,他似乎馬上開啟了“演講”模式。

      談到科研項目專家評審中的回避制度時,潘建偉坦言,這項制度的出發點很好,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是有一些漏洞,應該加以完善,形成并執行“最嚴格的回避制度”。他舉例說:“有一個情況特別值得注意,就是這個項目里有你的學生,你回避了;其他項目里有其他評審專家的學生,他也回避了;但你們卻在互相支持對方的學生,這樣一來,回避制度就形同虛設了。碰到這種情況,評審專家應該退出所有的項目評審,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潘建偉曾經在海外求學多年,他對國外項目評審邀請國際同行評審的做法十分贊同。“英國最近有個量子通信的項目評審,邀請的全部是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做評審,沒有邀請一個英國國內的專家,這樣做就是為了確保評審的公平和公正。”

      潘建偉認為這種做法值得我國借鑒。“目前我國的科研項目專家評審多以國內專家為主,有時就出現了有人既當評審專家又參加項目申請的情況,這就很難保證公平的評審。在一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項目評審中,不妨可以多請一些國外專家參與評審。這樣既可以體現評審項目的高質量,也可以避免一些評審不公現象。”

    相關文章

    國內首個漁業用燈測評實驗室通過CNAS評審

    “這標志著我國漁業燈具的檢測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將為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9月25日-9月27日,上海海洋大學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順利完成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

    中國科研機構計劃未來5年實現量子模擬研究高溫超導

    記者10日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杰出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教授在上海表示:“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領域,我們計劃在未來5年實現幾百到上千個量子比特相關操控......

    基金委召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評審會議

    2024年8月23日-2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2024年度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出席會議并講話。計劃與政策局局長王巖主持開幕式。江松副......

    天津市“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按照科技工作總體安排,現將2024年天津市“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如下(按專家姓氏拼音排序):李超、李敏、李西川、林健、劉岸濤、劉繼偉、劉軍、蘇振興、孫海林、王紅巖、吳夢琳、徐寧、徐......

    職稱評審注意了,這些內容必看!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聚焦申報人、評審專家、職稱評審相關工作人員等3類重點人群和評審單位、申報人所在單位等2類重點單位,明確了重點監管內容。對申報人重點監管以下方面:1......

    注意!職稱評審監管“緊箍咒”來了,這些行為要嚴懲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分別規定了對申報人、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員,以及評審單位、申報人所在單位等存在違規行為給予的處置措施。實行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度申報人在提交職稱申報......

    最新!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關于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65號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

    懷念周光召先生

    2005年,潘建偉與周光召(右)在“求是杰出科學家獎”頒獎典禮上。潘建偉供圖周光召先生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名譽校長,是科學界德高望重的老領導,但在我心中,光召先生更......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在這里誕生

    在浩瀚星空里,有一顆衛星獨一無二,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初步構建了“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體系。它就是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從2003年萌發量子衛星通信的......

    “墨子號”:讓一個“瘋狂設想”變為現實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敏在浩瀚的星空里有一顆衛星獨一無二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初步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體系它就是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從2003年萌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