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在商用小衛星業務中,碰到一些具體困難。比如,一方面衛星在向小型化發展,另一方面圖像分辨率卻越來越高,逐漸向亞米級分辨率發展。這對衛星控制提出了極高要求,因為控制不好會出現微抖動,導致圖像模糊。大衛星用操作平臺的方式減輕抖動,但對小衛星來說又帶來了額外的重量。我想請教一下院士們,有沒有控制小衛星抖動的好方法……”8月8日下午,在中科院信息技術科學部組織的院士考察座談咨詢活動中,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一口氣“點名提問”了3位院士。
當天的院士考察座談咨詢是2022年中科院信息技術科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系列活動的子活動。活動中,30多位信息技術科學部的院士,分三路考察了哈爾濱新區、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
在哈爾濱新區的考察座談咨詢中,院士們馬不解鞍地參觀了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并在產業園區進行座談。座談中,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哈爾濱新區黨工委書記代守侖簡要介紹了新區的情況后,立刻把“話筒”留給了參與座談的院士專家和企業家。
這就有了開場“點名提問”的一幕。直爽又精明的陳健知道,這樣當面請教頂尖專家的機會不可多得,所以他一口氣提了3個問題。
“我沒做過衛星,也不了解具體的技術細節,只能宏觀地講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主任郭雷直言,“控制器設計有兩種思路,一是在建模上下功夫,二是著力反饋控制。首先要搞清導致衛星不穩定的因素——晃動、抖動或擾動的來源,盡可能在建模上做得好一點,如果數據足夠多,還可以做些(機器)學習;反饋方面可以用在線學習進行自適應補償。”
“我猜工程實踐中90%的控制回路都用PID(一種控制算法),你們也用PID吧?”郭雷問。
在得到陳健的肯定答復后,郭雷繼續說,“PID很好用,但長期以來大家不知道PID為什么好用,因為它嵌入了自適應學習功能,其中有3個參數比較難調。其實還有一種選擇叫ADRC(自抗擾控制器),現在已經應用于很多地方,包括芯片、航空航天領域等。從參數選擇控制上來說,ADRC實現起來容易一些,你們可以試試,也可以將兩者組合起來用……”
那一刻,座談現場靜悄悄的,只有“沙沙”的紙筆摩擦聲時疾時緩。
陳健是衛星制造方面的行家,自然懂得這短短幾句話里的“含金量”。他仔細記錄、不斷點頭。
接著,中科院院士林惠民和崔鐵軍也針對陳健提出的軟件優化和在軌管理方面的問題一一解答。
此后,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董事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所長等多家哈爾濱新區企業領導人“有備而來”,從管理、經營、技術等方面拋出問題,院士專家都不吝賜教、紓困解難。
不覺間,座談已遠超預定時間,但雙方仍意猶未盡。院士們希望有機會深入了解企業的具體問題或技術細節,更有針對性地幫企業解決困難。企業家自然求之不得,希望能有更多請教機會,更希望院士專家在哈爾濱新區建立實驗室或工作站……
當日,院士們還參觀考察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哈電集團汽輪機公司等企業。他們考察后認為,東三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國家長期戰略,同時,黑龍江省發展數字經濟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又是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黑龍江省具有獨特的涼爽氣候資源,非常適合發展數字產業,同時該地區還有雄厚的科教人才支撐、廣泛的應用場景需求和良好的數字基礎設施。
當前,哈爾濱新區迎來了歷史上難得的政策窗口期、戰略機遇期和發展黃金期。黑龍江有以數字經濟實現“換道超車”的強烈意愿,因此,在院士專家看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充分把握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機遇,必將打造出黑龍江省數字經濟新藍海。
12月18日,湖南師范大學召開有關干部會議。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武出席會議并宣布省委關于湖南師范大學校長任職的決定:劉仲華同志任湖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仲華,男,1965年3月出生于湖南衡陽,中......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是信息時代環境科技發展的源頭,是生態環境科學的‘先行官’,也是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倍增器’。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離不開先進的環境探測技術和儀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
近日,遼寧、河南、吉林等多個省的書記、省長會見新當選的兩院院士,其中遼寧省給予新當選的兩院院士每人6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和獎勵。11月27日,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
中國工程院2023年當選院士學習教育暨頒證儀式12月8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院士向2023年新當選的7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逐一頒發證書。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
近日,2023年歐洲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共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本年度的歐洲工程院院士。新晉院士有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常焜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樓雄文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培東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題為“Combinati......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院士作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各個高校擁有的院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高校的科研和師資實力。近五年來,我國共增選了三次兩......
電壓門控鈉(Nav)通道通過啟動和傳播動作電位來控制膜的興奮性。與它們的生理意義一致,這些通道的功能障礙或突變與各種通道病有關。因此,Nav通道是各種臨床和研究藥物的主要靶點。此外,大量的天然毒素,包......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共有133人新當選為院士。新當選院士正在進行哪些研究?未來有什么研究計劃?如何更好履行院士責任?圍繞這些話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兩位院......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