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稱,2016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18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隨著國家對海外投資的國有企業審核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的投資額將有望超過國企,成為“走出去”的主要力量。
日前,政商學界人士在第四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上暢談“走出去”話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中國企業“走出去”已成大勢所趨。然而,近些年來,有些企業走出國門后卻出現了經營困難、與當地引發矛盾等問題。如何讓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更加平穩?記者采訪了多名企業家和學者,他們列舉了投資海外的多個攻略。
攻略1:忌只有一腔熱情,缺乏實的商業計劃
中巴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黎鵬:我們接觸了非常多的企業,他們到巴基斯坦的時候都有非常高的熱情和期望,但是缺少一些比較實的商業計劃,很多是帶著一個想法和熱情去的,沒有對當地的人文環境、法律制度,包括行業特點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希望這些企業能夠靜下心來,對行業各方面做一些比較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和使領館保持一個密切的聯系,聽取使館、領館關于比如安全方面的指導。“強烈建議大家找一些當地的專業機構做一些支撐和輔助”。
攻略2:忌不做市場調查,未做好風險評估
偉達公關高級副總裁于愛廷:外國的公司在進入中國時非常謹慎,例如可樂、保潔,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而中國企業走出去時則是高歌猛進,一上來就買買買,埋下了很多的隱患。正如當初上汽集團收購韓國的雙龍汽車,因為忽視了當地工會的力量,最終失敗收場。
國外的工會力量非常大,環境保護的NGO(非政府組織)也是,如果你收購時只看到了外國公司的表面資產,沒有看到其背后很多的隱形因素,那么收購后問題很快就會暴露。所以,如果你在風險評估方面做了充分準備,對硬的法律環境和軟的文化做好預估,以及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你可能會更加游刃有余。
攻略3:因地制宜,產品需滿足當地人的實際需求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海外市場總經理李攀:一般國內的企業走出去的時候,看市場有什么產品就賣什么產品,主要以成本優勢進入市場。我們的做法不一樣,我們在印度投產的產品是洞察到當地消費者70%以上都是素食主義者,他們對冰箱最大的痛點是彎腰的次數太多,我們把冰箱顛了一個個兒,叫不彎腰的冰箱,這個冰箱一上市,把整個市場格局顛覆了。當時我們進入市場的時候,整個市場規模只有不到五萬臺,今年冰箱市場的容量會突破40萬臺,海爾占70%的份額,有將近35萬臺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份額。這樣有什么好處呢?我們真正把由中國制造出口到那里去,變成了真正的為印度生產,為印度消費者設計,就變成印度的海爾。
攻略4:忌不講誠信 注意環保方能贏得消費者認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軟肋是什么?是利益嗎?金錢嗎?人才嗎?是我們不夠重視嗎?是我們文化傳播不夠嗎?都不是,四個字是關鍵:第一,誠信;第二,環保。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終極的名片,在這里面要有恒心。
寶時得集團總裁高振東:作為企業家的責任首先是做好產品,產品故事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寶時得第一次在西方國家推出品牌時,定位就是零排放。去年德國電視臺來到寶時得采訪,原先說好采訪半個小時,結果花了四個半小時,因為他們說真的沒有見過中國企業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到整個辦公樓,整個環境對于零排放低污染如此認真,每個員工每個產品每個方面如此認真,我們企業如何真正把社會責任融入到整體戰略中間去做。真正把這些做好了,我們才能夠贏得全世界哪怕是西方國家消費者的認可。
據了解,如今,寶時得的機器人割草機已經占據歐洲50%市場份額,在德國,“威克士”已經力壓曾經的代工客戶、德國著名企業博世。
攻略5:品牌傳播要先行,忌信息披露不及時
萬博宣偉公司副總裁楊濱源: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沒把自己當外人。其實現在對中國企業來說,我們需要入鄉隨俗,了解當地的文化,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2013年,華為手機在美國遭遇“專利”調查,此后一直沒能進入美國市場,教訓就是沒有透明公開的披露信息。
正如華為美國市場高級副總裁丁少華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意識到我們的溝通傳播做得不夠好,沒有講清楚我們到底是誰。華為缺少與媒體、分析師的溝通,導致我們的競爭對手得以發布關于我們的不實信息。”
攻略6:忌損害當地人利益,一定要共贏共享
楊濱源:我們是以利益為先的,但是任何一個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后,一定是要為當地創造更多的機會,與當地共贏共享。以美國為例,美國人最關注什么?你不要搶我的工作機會。這方面比亞迪做得比較成功,為當地創造了新的機會。今年10月,比亞迪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電動大巴工廠舉辦了擴建竣工儀式,因為他們為當地提供了700多個就業機會,所以非常受美國人歡迎。
全球化智庫(CCG)主席龍永圖:張華榮董事長投資了一個非洲最大的制造業企業,一下子創造了七千個就業崗位,現在在非洲見總統總理對他來說小菜一碟,因為人家都歡迎,因為給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這樣的一些項目我們就要大力支持,這些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會停止,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還會更加猛烈。
攻略7:和當地和睦共處,體現責任和擔當
中國建材集團副董事長李新華:在走出去這一塊,我們非常注重怎么樣體現中國的責任。去年我們在肯尼亞搞了一個迷你工業園,同步建了一所120人的小學,以及35張床位的醫院。我們經常與當地人互動,例如請援非醫療隊為居民義診。我們還幫助當地做了基礎設施的改造,當地有一口用了很多年的水井,水質很差,我們幫他們重新打井,他們非常感動。清澈的水出來后,很多村民流下了眼淚。有一天幾個黑人兄弟喝多了,來工廠鬧事,最先趕到的不是警察,而是村民,非常非常的好。我們也在摸索,因為央企的責任不完全是掙錢,還承載著走出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
8月3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開往呼和浩特東站的列車上,乘務員在整理行李架。如今,中國高鐵不僅成為百姓的出行首選,更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
近日,咨詢機構德勤發布了《開放新征程——德勤2018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運營指南》報告。該報告認為,在2017年高增長的壓力下,2018年中國總體經濟增長會相對放緩,但“一帶一路”沿線合作機遇將持續增多。......
備受關注的“中興事件”已過去50多天,其間各種跌宕起伏,無不牽動著國人的心。據最新消息,最終中興以被罰10億美元逃過生死劫。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關鍵器件和基礎軟件平臺方面被西方國......
日前,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稱,2016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18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隨著國家對海外投資的國有企業審核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的投資額......
日前,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稱,2016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18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隨著國家對海外投資的國有企業審核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的投資額......
綠色發展浪潮下,環保企業“走出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提到其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表示:“環保企業需要走出去,但不是盲目地說走就走,而是要在行業自身能......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已經非常清晰,市場上也能常常聽到中國企業在跨國并購中的聲音,但是相比北美和歐洲每年成交的幾千個并購項目,中國買家的參與度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那么我們就從海外并購的流程上來簡單捋一......
中國企業境外并購規模和增長速度是正常、合理的,對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服務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國企業“走出去”應更加看重對外投資......
數艘十萬噸級貨輪停靠碼頭,各色集裝箱不斷被大型起吊機拉起,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一派繁忙。8日,在雅典,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等中希200余名政商界代表見證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買下比港管理局67%股權的簽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天美在美國和歐洲的并購,始于2009年。截至目前,天美已經并購的公司有美國IXRF公司(控股56%)、法國HCC集團(全資控股)、瑞士Precisa(全資控股)、英國愛丁堡(全資控股)......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發布的《工業4.0——歐洲如何成就新工業革命》,就歐洲實施“工業4.0”戰略進行了專題研究。該報告在分析了歐洲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現狀的基礎上,指出歐洲正面臨著“再工業化”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