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3-23 14:44 原文鏈接: 全球變暖對水資源變化有何影響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我們都知道,氣候、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它們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全球變暖背景下,水資源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全球干者越干 濕者越濕

      “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即常常所說的風調雨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高級工程師肖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天氣氣候的變化范圍超過了正常波動的上限或者下限,就會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較大的社會影響。以降水為例,降水過多會帶來暴雨洪澇,危及房屋、土地、農田甚至生命安全,而降水過少則會帶來干旱,影響作物生長甚至人畜飲水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表示,氣候變化正改變著全球和中國的水資源。以全球為例,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全球氣候帶正在發生著變化,主要特點是熱帶地區上升運動在加強,副熱帶地區下沉運動也在加強。簡單說,就是本來降水多的地方降水更多,而副熱帶干旱少雨地區降水在減少。“這就叫做干者越干,濕者越濕,這是氣候變化造成全球水資源改變的主要特點。”丁一匯強調。

      丁一匯介紹,氣候變暖會導致全球性水循環加強;全球降水,特別是中緯度降水在快速增加;此外,大氣濕度也在增加,更加潮濕。

      肖潺也認為,氣候變暖會嚴重影響降水量。大量觀測數據表明,中高緯度地區和熱帶地區一般呈現出降水增加的趨勢,而副熱帶地區一般呈現出降水量下降的趨勢,這樣就出現了干的地方越干、濕的地方越濕的局面。

      我國西部地區正在變暖變濕

      “我國的降水量從1961年開始也在不斷增加,這符合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水循環的結果。”丁一匯說。

      但與全球不同的是,丁一匯表示,從近幾十年觀測資料看,我國西部地區干旱程度在減弱,大部分地區都是變暖變濕的,也就是暖濕化。當然,并不是說它就改變了氣候,只是降水和濕度在增加。另外,中國是季風氣候,季風的強弱分布和推進會影響雨帶變化。觀測資料顯示,我國季風區是南澇北旱,南面降水偏多,北面降水偏少,這樣會造成北方水資源短缺,也就是形成季風區南澇北旱。對此,我國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南水北調,這也是國家為適應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

      “總的來講,全球和區域水資源變化既相同,又有不同,相同的地方就是降水都在增加。但從區域來看,我國在東部季風區是南澇北旱,西部是暖濕化,除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外,還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丁一匯強調。

      在肖潺看來,氣候變暖還會導致降水結構出現變化。以我國為例,近50年來,我國年平均雨日總體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小雨日數減少比較明顯(小雨日數減少13%),而暴雨日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呈現增加趨勢(增加了10%)。雨日特別是小雨日數減少,意味著干旱風險的增加,而暴雨日數的增加,意味著短歷時強降水事件發生的頻率在增加,城市內澇等風險會增加。每年夏季,許多城市因為強降水而導致“看海模式”,就是全球變暖背景下,與降水相關的極端事件增加的表現。

      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影響很大,因此,專家建議,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節能減排,愛護環境。

    相關文章

    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機構及相關直屬單位: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是加強取用水監管、規范取用水......

    中國工程院“我國高水效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2024年5月11日,由康紹忠院士主持的“我國高水效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驗收會在新疆阿拉爾市召開。驗收組由陳學庚、尹飛虎、鄧銘江院士及相關業務和財務專家共10人組成。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共計30余人......

    水利領域院士專家齊聚武漢,共謀全國重點實驗室未來發展

    近日,水資源工程與調度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20年暨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回顧實驗室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總結成果,展望未來,推動實驗室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水......

    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兩部門:加大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力度

    中新經緯7月1日電據“中國水利”微信號1日消息,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寧夏:科技賦能,“治水”變“智水”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水資源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做好水治理文章是永恒主題。然而,從“治水”到“智水”的進程中,諸多技術瓶頸令人棘手。何以破題?唯有科技。錨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聯合國水事會議開幕古特雷斯:水資源正處于重重問題

    當地時間3月22日,聯合國水事會議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幕辭中表示,“水資源正處于重重問題中”。古特雷斯表示,人類正在通過過度消費、不可持續利用及全球變暖,加速消耗水資源這一“人類命脈”。古特......

    陳亞寧:塔克拉瑪干沙漠為何出現眾多“湖泊”

    不久前,“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眾多湖泊”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輿論熱議。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帶給人們哪些思考?為此,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陳亞寧。陳亞寧介紹,......

    管好水資源,仍需加大科學研究

    近日,水利部制定發布《2022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動以可用水量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與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資......

    白洋淀的“華北之腎”功能正在恢復

    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濕地生態修復現場受訪者供圖7.4米據統計,2018年以來,河北省累計為白洋淀補水13.04億立方米,年均入淀水量4.3億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穩定保持在6.5米以上。近兩年,白洋淀的最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