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合肥8月2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盧征天教授團隊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對鐿-171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進行了首次測量,獲得了該電偶極矩小于上限的結果,并對鐿-171原子核的席夫極矩設定了上限。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原子與原子核當中普遍存在自旋現象,旋轉原子中的電荷流動形成一個線圈,從而產生原子的固有磁偶極矩,這是人們熟悉的原子內稟屬性。
然而,原子內部的正負電荷是否會沿自旋方向有所分離,從而產生固有電偶極矩?
自20世紀50年代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宇稱不守恒的設想,人們便開始尋找粒子、原子核及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這種物理現象既破壞空間反演對稱性(即宇稱),又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并與CP破壞、物質—反物質不對稱等基礎物理問題緊密相關。粒子物理理論推測,電偶極矩研究是通向標準模型之外新物理的一條充滿希望的探索途徑,半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實驗在尋找電偶極矩信號,測量精度不斷提高,但迄今為止所有測量都只得到了上限。
由于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會使得自旋進動頻率因外加電場而有所變化,基于此,研究人員利用激光對鐿-171原子進行冷卻與囚禁,觀察光阱中原子的自旋進動現象。他們利用綴飾光原理發展出了一種針對原子自旋態的量子非破壞測量方法,把測量中的技術噪聲壓低到量子投影噪聲極限以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自旋態的測量效率。
科技日報合肥8月22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盧征天教授團隊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對鐿-171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進行了首次測量,獲得了該電偶極矩小于上限的結果,并對鐿-171原子核......
整個通宵,黃燕萍都排在長隊里。2012年7月4日,日內瓦迎來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此時的歐洲核子中心(CERN)主禮堂外排著蜿蜒的長隊。等候在此的,是來自各國的物理學家。大門一開,他們克制著內心的沖動,以......
2012年,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程熱物理所)先進推進動力團隊還是以葉輪機械方面的研究見長,在燃燒方向積累約等于“0”。胡斌作為燃燒方向的第一位職工加入該團隊,讓“0”開始走向“1”。如今......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著名核物理學家于敏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就在被授予勛章前幾個月的1月16日,于敏溘然長逝,享年93歲。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室研究員姚會軍團隊在一維/二維復合結構反電滲析發電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彭晨暉教授團隊等在光控活性物質拓撲結構轉換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前述團隊和香港科技大學張銳教授團隊合作,以各向異性的液晶材料為研究對象,利用光學構型的方法制備了可編程控制的三維......
(a)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共混膜中形貌與(b)光物理路徑圖 山東大學供圖近日,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物質創制與能量轉換科學研究中心教授高珂在有機光伏電池的分子晶態與雙生......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兩國的研究團隊合作,實現了迄今最靈敏的測量光偶極勢的方法,通過氦原子的精確計算和精密測量,在三百萬分之一水平上驗證了量子電動力學(QED)這一基......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葉芳偉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將Thouless泵浦推進到非線性范疇,并發現了分數階Thouless泵浦現象。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在一些特定的周期系統里,波......
日本稀少放射性核素儲存環(Rare-RIRing)圖源: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及合作者利用日本稀少放射性核素儲存環(Rare-RIRing,R3),成功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