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材料范德華異質結構近期在二維材料和物理研究領域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不同的二維材料通過范德華力結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類型的異質結構,往往可以表現出單種二維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性。這種人工異質結的出現為研究者有目的性地設計不同結構以及器件提供了極大的空間。例如垂直隧穿晶體管,二維材料激光器等等。在構建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時候,不同材料之間的相對轉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它會對異質結的能帶產生顯著的調控,從而影響其電學、光學等特性。石墨烯/氮化硼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代表。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結合在一起后,石墨烯表面會出現摩爾條紋, 摩爾條紋的周期與二者之間的轉角密切相關。這種摩爾條紋可以看做氮化硼襯底對石墨烯的周期勢調控,從而導致石墨烯能帶的重構,例如產生自相似的超晶格子帶,打開石墨烯的能隙等。最近幾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廣宇領導的N07組和國際同行利用輸運、光學以及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研究手段圍繞石墨烯/六方氮化硼摩爾超晶格體系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報道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成果。但是目前二維材料異質結構在熱力學穩定性方面仍然缺乏相關研究。
最近,物理所研究員張廣宇、時東霞指導的博士生王多明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石墨烯/六方氮化硼異質結構熱力學穩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他們將石墨烯精準轉移到六方氮化硼襯底上,得到隨機堆疊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異質結構。當溫度高于100℃時,氮化硼表面的石墨烯會發生自發的旋轉。他們首先研究了石墨烯同六方氮化硼的相互作用同二者之間角度的變化關系。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發現存在雙穩態。0度時,石墨烯的晶格取向同氮化硼的晶格取向一致,能量最低,是最穩態。30度時,出現體系能量另一個極小值,是亞穩態。后續的研究表明在0度和30度之間存在一個臨界點,大約為12度。當石墨烯同氮化硼之間的轉角小于12度時,石墨烯會向0度旋轉;當轉角大于12度時,石墨烯會向30度旋轉。利用這種熱致旋轉現象,通過控制退火溫度以及時間,可以可控地得到0-30度之間任意角度的樣品,為研究摩爾超晶格體系提供了理想的平臺。另外,他們也在其他二維材料范德華異質結構體系,如石墨烯/石墨烯、MoS2/六方氮化硼等,發現了類似的現象。這種二維材料異質結構的自發旋轉現象,為研究范德華異質界面的穩定性和力學性能提供了新的理解,有望在實現界面超潤滑、調控二維材料物理性能、構造二維界面微納電機械系統等方面得到應用。工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RL 116, 126101 (2016))上,得到了審稿人以及編輯的高度評價,并且被推薦為該期的亮點文章。
本工作得到了復旦大學張遠波、陳國瑞在樣品準備方面以及北京大學馮濟、李朝愷在理論計算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青項目以及中科院先導項目(B類)的資助。
圖1 a-c, 10度的樣品加熱旋轉到0度。d-e,22度樣品加熱旋轉至30度。g, 零度樣品表面出現~15nm 周期的摩爾條紋。第一性原理得到的能量隨角度的關系。a-f 的標尺為400nm,g圖的標尺 為10nm。
圖2 a-b, 通過熱致旋轉得到的不同周期的摩爾超晶格樣品,標尺為40nm。c, 對應a,b樣品的轉移特性曲線。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石墨烯計量與標準技術)(原名“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石墨烯計量與標準技術)”,以下簡稱“本中心”)致力于建設石墨烯領域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推動石墨烯材料產業孵化。本......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石墨烯以其強大的殺菌性能,有望成為抗擊耐藥細菌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普通冰箱貼中的磁鐵技術,研發出一種超薄的針刺狀表面,作為導管和植入物的涂層,可殺......
二維非晶碳是碳材料家族的一種新型同素異形體。與石墨烯的周期性蜂窩結構不同,單原子層的非晶碳由五、六、七元碳環無序拼接而成。研究人員此前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在非平衡條件下成功制備了該材料,并發現非晶結構......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教授劉文林、副教授王曌采用環境友好小分子作為轉移媒介實現了高質量懸空單層石墨烯的高效轉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具有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在電子、光子學和能源等相......
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度,可通過電壓精確控制2D材料的間距、旋轉等。相......
科技日報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曹原及合作者今年8月21日在《Nature》發文《On-chipmulti-degree......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等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利用精心設計的人工籠目超晶格勢場,成功實現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類型能帶的選擇性調控。相關研究結果于8月6日發表在......
石墨烯導熱膜是電子器件和系統重要的熱管理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通過建立亞微米-微米氧化石墨烯原料橫......
應《物理學報道》(PhysicsReports)編輯DanielVanmaekelbergh的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林生晃團隊于近日在該刊發表長篇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二維材料在CMOS兼容和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