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檢驗檢測是保證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家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須有監管檢測體系的支撐。本文分析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目前存在的不足,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完善該體系的重要措施。
食品安全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問題。食品檢驗檢測是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判斷食品衛生、質量合格與否的主要手段,并在食品質量安全評價、市場監管和產品貿易等方面擔負著重要的技術支撐責任,對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提高食品生產水平也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一個國家的食品檢驗檢測水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在當今食品安全新形勢下,我國應根據國務院有關精神的要求,以此為契機整合社會資源,同時借鑒發達國家有益經驗,完善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1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完善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對食品檢測方式不合理、企業自我檢測意識不強、檢測監管重結果不重過程等現象。在食品檢測方式,我國目前對食品安全監測的投入十分有限,食品質量檢驗監測體系不健全,傳統式、突擊式和運動式抽查較多,監管監測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系統化,導致有害食品生產銷售依然普遍。同時,現有的檢測機構的能力與社會需求尚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等安全類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均不能滿足我國目前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需要。
1.2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重復設置 質監、食藥監、工商、衛生、農業、檢驗檢疫等部門都有自己的檢驗檢測機構,但檢驗檢測機構設置沒有統一規劃,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甚至一些機構只是低水平的復制。單從地方檢驗檢測機構來看,單位之間硬件基本一樣,檢驗檢測同質化傾向明顯,開展的主要是常規項目的檢測,但對于花樣不斷翻新的假劣食品卻力不從心。檢驗檢測機構重復設置造成了檢測資源的浪費,并嚴重影響了我國檢驗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
1.3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水平不高 我國食品檢測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檢測方法不夠全面和不夠完善,快速篩選的檢測技術不成熟,現有的一些快檢法存在靈敏度不高或者特異性不強等,還存在“快速不準確,準確不快速”的問題;各行業各領域檢測技術水平更是參差不齊,檢測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偏低。
1.4 檢測信息透明度不高 我國目前與食品安全有關信息的公開情況很不理想,食品檢驗檢測結果幾乎從未公布。抽樣調查的資料顯示:只有少數食品生產企業公開了其信用信息,部分政府網站食品安全信息長時間不更新。
1.5 企業違規懲罰力度不足 懲處力度不夠是一些食品企業和監管人員以身試法的重要原因。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有“雙倍賠償”的條款,《食品安全法》中也有“十倍賠償”的規定,但對企業和商家來說,這些只是傷及皮毛。
2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完善措施
2.1 創新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機制 我國政府對于食源性危害、食品生產以及食品流通等問題的管理,要在原來計劃經濟和西方發達經濟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定位。因此,要結合我國國情,將我國現行的“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運作模式更新為“以品種監管為主、分段監管為輔”的管理模式,達到各部門分工與責任明確的效果。同時,改革標準管理體制,增強制定標準過程的科學性,建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的相關制度建設,包括“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制度、食品銷售環節的追溯和承諾制度及食品安全預警制度等。
2.2 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協調機制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監測是由多個部門同時進行的,但由于各部門相應的協調機制差,多頭進行,缺乏相互溝通,有關食品安全的信息統一管理機制還沒有形成。2010年新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初步形成跨部門的統一收集分析體系,統一機構協調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通報、預報和處置。
2.3 加強實驗室的裝備和認證管理 加強實驗室的裝備是適應不斷發展的食品質量分析要求的基本措施,沒有相應的技術設備進行各類監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具備從前處理一直到儀器檢測所需配套先進儀器,才能保證分析質量。
2.4 增強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整合和交流平臺。將分布在各監管部門和地方的食品檢驗檢測信息進行匯總、分類、分析,形成由點到面的信息網絡,保證信息數據的及時性、全面性、可靠性、統一性。食品安全的統一信息平臺應該包括兩個層次:一是政府內部的信息平臺,使監管食品安全不同環節的管理部門實現信息“無縫對接”;二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信息系統和平臺,向公眾提供及時、準確、科學、權威的信息。
2.5 積極參加國際交流 積極參與國際有關食品安全監測活動,加大對外交流力度,特別是參加國際組織的各種技術培訓和咨詢,培養一流的監測人員和數據管理人員。通過交流和了解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不足,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有利于我國在食品安全監測方面快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總之,我國要以保障食品安全、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并重的思路,做好創新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機制,避免檢測機構的重復建設,提高食品檢驗技術,增強信息透明度,加大懲罰力度,積極參加國際交流,盡快完善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
近日,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專用儀器設備購置項目中標結果公布,總中標金額995.3萬元。采購內容包括自動電位滴定儀、氣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等。一、項目......
市場監管總局、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藥監局以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方式,組織完成了2020年度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一基本情況本次聯合監督抽查將......
廣義的食品檢驗是指研究和評定食品質量及其變化的一門學科,它依據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術,按照制訂的技術標準,對原料、輔助材料、成品的質量進行檢驗。食品檢驗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食品營養......
第一章緒論食品理化檢驗概念:是衛生檢驗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是以分析化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為基礎,采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研究食品營養成分與食品安全有關成分的理化檢驗原理和方法的一門科學......
隨著“問題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大面積爆發,社會及政府廣泛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也對此表現出強烈的關注與擔憂。食品檢驗作為確保食品安全的基本環節,應遵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嚴格執行,......
摘要:亞硝酸鹽作為常用的添加劑在食品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在近年來食品安全備受關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了食品中標準的亞硝酸鹽含量,本文就測定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幾種方法:光譜間接測定法、色譜檢測法、電......
摘要:食品的安全直接關系的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得到保障,要加強對食品的監督工作,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而現在我國的食品質量采用的是市場的準入制度,這是一項行政政策,是一項強制......
食品檢驗檢疫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結合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和食品檢驗檢疫學的課程特點,對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總結經驗。通過教學實踐改革,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食品檢驗檢疫學......
通過加強食品檢驗職業道德教育,實現國家職業標準教學目標,圍繞國家檢測標準授課,實施食品分析與檢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食品檢驗應用型......
摘要:提取液的濃縮作為食品檢驗實驗的重要內容,它能有效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實驗操作水平。但是常見的提取液濃縮方法存在耗時長、所能濃縮的提取液量少、浪費實驗試劑等缺點,因此,對提取液濃縮方法進行改進就顯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