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報道,臺灣“中央大學”7月12日表示,校方歷時3年,打造臺灣地區最大的2米望遠鏡,并獲得企業大力贊助,將于5年內在鹿林天文臺完成建置,預計可為臺灣的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
據報道,臺“中央大學”12日下午舉行鹿林2米望遠鏡計劃記者會,提供經費贊助的臺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也到場聲援,同時代表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協助成立臺達電子年輕天文學者講座。
“中央大學”表示,1999年成立鹿林天文臺并設置1米望遠鏡后,“中央大學”開始在天文領域嶄露頭角,相繼發現臺灣第1顆小行星和彗星;現在打造的2米望遠鏡,不只是臺灣最大的望遠鏡,且使用同步分光四色照相儀和紅外線CCD相機,能為臺灣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
“中央大學”表示,在“教育部”和臺達電的經費支持下,預計2016年完成2米望遠鏡在鹿林天文臺的建置,并用來觀測和追蹤美國提出的泛星計劃,搜尋可能撞擊地球的天體,以維持人類永續生存。
鄭崇華表示,自己對天文有濃厚好奇心,在操場看星星的日子為他排遣不少寂寞,心情也變得更開朗,更從中體會人生苦短,不要執著眼前的苦悶;而人類是如此渺小,地球若遭受撞擊可能造成生物滅絕,希望藉由贊助望遠鏡計劃,能及早防范其他天體的撞擊。
美國航天局等研究機構18日宣布,開普勒天文望遠鏡已觀測到太陽系外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這一發現使“人類向找到一個類似家園的地方又走近了一點”。研究人員當天在《科學》雜志上報告說,有兩顆行星位于一個名......
英國將在修建與管理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位于智利的歐洲特大天文望遠鏡(簡稱E-ELT)———中發揮重要作用。日前,英國政府已決定對該項目投資8800萬英鎊,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11億歐元。鏡面直徑達到......
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產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7月23日宣布,他們利用位于夏威夷的“昴”號天文望遠鏡,發現在牧夫星座方向,距離地球約119億光年的位置,存在某顆超新星的殘跡。研究小組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最......
如果把光學望遠鏡比作探測深空的銳利眼睛,射電望遠鏡就像一只靈敏的耳朵,捕捉宇宙中的射電輻射,傾聽著來自遙遠空間的微弱......
2018年建成,我國承擔光學系統等關鍵技術研制據美國媒體1月13日晨報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者之一,將承擔這臺巨大的望遠鏡的光學系統、激光引導星系統和科學儀器系統等關鍵技術研制任務。項目......
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南極天文中心獲悉,未來5年內,我國將在南極安裝5架天文望遠鏡,用于開展超新星宇宙學、宇宙暗物質等國際天文前沿領域的研究。2006年,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成立。根據......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中央大學”7月12日表示,校方歷時3年,打造臺灣地區最大的2米望遠鏡,并獲得企業大力贊助,將于5年內在鹿林天文臺完成建置,預計可為臺灣的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據報道,......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中央大學”7月12日表示,校方歷時3年,打造臺灣地區最大的2米望遠鏡,并獲得企業大力贊助,將于5年內在鹿林天文臺完成建置,預計可為臺灣的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據報道,......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中央大學”7月12日表示,校方歷時3年,打造臺灣地區最大的2米望遠鏡,并獲得企業大力贊助,將于5年內在鹿林天文臺完成建置,預計可為臺灣的光學天文觀測能力提升至少10倍。據報道,......
浩瀚宇宙中,究竟是否有與人類類似的生命存在?人類及地球在宇宙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對銀河系首次“行星人口普查”的初步推斷,再次激起了人類對宇宙求索的興趣。2月19日,在華盛頓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