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鐘表壞了,想自己修理,你一定得事先了解它是怎么運行的,才可能把它修好。如果連鐘表基本運行規律都不知道的話,恐怕很難修好。即便是修好了這里,又會在那里出現問題。”
中科院院士童坦君用這樣一則形象的比喻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了衰老機制研究的意義。“很多人老了都會得老年病,如果僅從老年病入手來研究老年病,就會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困局。而真正研究老年病,還是應該從衰老機制研究做起,首先要弄清楚人為什么會衰老。”
所謂的衰老又稱老化,通常是指生物發育成熟后,機體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機能減退,內環境穩定能力與應激能力下降,結構、組分逐步退行性變等不可逆轉的現象。
“遺傳、環境、疾病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衰老,或者使衰老現象提前。要推遲生物學意義上的衰老,老而不衰,就需弄清衰老機理。”童坦君說。
“揪心”的現實
反觀國內衰老研究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然沒有國家級的老年研究所或衰老研究中心。衰老研究機構多設立在大學、科研院所中,如北京大學衰老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下屬的福建省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等。
與國內其他“兄弟學科”相比,國家對衰老研究的支持力度也遠遠不夠。“從事腫瘤研究、心血管研究的人員可能有幾萬名,投入的資金也高達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而國內純粹作衰老研究的人,能夠湊到100個就不錯了。”言語中,童坦君表現出一絲擔憂。
而在各大醫療機構中,對衰老研究比較感興趣的多集中在一些有保健任務的醫院,如上海的華東醫院,北京的解放軍總醫院、北京醫院等。
“其實,很多老年常見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都與衰老有著密切的關系。弄清衰老的機制,絕對有助于老年疾病的研究。”童坦君表示,衰老研究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據介紹,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已超過發達國家,2002年中國老年人口已達1.32億,占總人口10.3%,因增加速度快、基數大,到2015年將達兩億。目前全世界每4~5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年人。
“如果這一龐大人群因老而衰、因老而病的情況能夠得到緩解,一定能為國家減少巨額醫療費用。”童坦君告訴記者,衰老研究從預防疾病角度出發,最終期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健康地活著,有質量、有尊嚴地活著
兩大因素影響衰老
“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不可抗拒。我們進行衰老機制研究,并非讓人長生不老,只是想通過研究,減緩人的衰老過程,延緩因老而衰,特別是抑制由衰老引發的多種疾病。”
童坦君強調,影響衰老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遺傳與環境。“決定物種最高壽命,遺傳起關鍵作用。” “作為人類,壽命的長短,除了遺傳,環境至關重要。比如在我國新疆的和田、廣西的巴馬等長壽地區,有些家族的長壽老人更多,這就說明長壽與遺傳相關。但也并不是所有長壽家族的人都長壽,這就說明另外一個問題:環境也是影響衰老的重要因素。”
童坦君舉例說,把一對同卵雙胞胎分別放在南北兩個不同的城市成長,等到60歲的時候,他們的衰老程度往往不一樣,雖然他們的遺傳基因是相同的。
“這就說明衰老還受居住環境、工作環境、醫療條件等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當然,不同生活習慣所引起的體內環境差別也可影響衰老。”童坦君認為,在無法改變遺傳基因的情況下,衰老研究更應該關注體內外環境因素與衰老機制的相互作用,盡早阻斷一些不利的環境因素,最終達到老而不病、老而少病的目的。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聯合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在《自然-衰老》(NatureAging)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RT2counteractsprimatecardiac......
衰老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可導致心臟結構異常和功能衰退,如室壁肥厚、舒張功能障礙、纖維性顫動等。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心臟變化會增加多種心臟疾病的患病率,進而影響人類健康和壽命。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形勢......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將氧和養分通過血液泵送到全身,確保我們的生命活動正常運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也開始經歷衰老的過程,其中一個顯著的問題是心律失常。為什么衰老的心臟常常失去......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團隊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合作,首次報道了抗生素誘導的腸道菌群紊亂和衰老個體的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會擾亂肌衛星細胞......
脂肪組織在控制機體代謝穩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而機體中脂肪組織保存的失敗與年齡相關的代謝性障礙直接相關,成熟脂肪組織在這種現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線粒體是細胞活性氧的主要來源。然而,內質網中蛋白質二硫鍵形成過程會產生副產物H2O2。據估算,它約占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產生總活性氧的25%。可見,內質網來源的活性氧不容忽視。8月3......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重要的致癌基因Myc可能與機體衰老過程有關,缺乏該基因的小鼠衰老更快,但癌癥發病率更低、壽命更長。Myc是一組發現較早、研究較多的致癌基因,它們編碼的蛋白質參與細胞生長和凋亡的多個......
心臟是為人體血液循環提供動力的重要器官,而左心室是心臟將血液泵至全身各處的核心腔室。隨著年齡的增長,左心室結構及功能逐漸衰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心臟是由心肌細胞、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等多種細胞......
牛磺酸是一種微量氨基酸,人體雖然可以合成,但在生命早期主要靠外源性獲取以支持發育,牛磺酸缺乏會導致骨骼肌、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等的功能損傷。近期,印度國家免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證明了牛磺酸在衰老中的作用......
印度國立免疫學研究所VijayK.Yadav小組發現,牛磺酸缺乏是衰老的驅動因素。2023年6月9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這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猴子和人類中,循環牛磺酸的濃度隨著衰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