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儀器是科技創新的基本條件,也是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期望有關單位站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高質量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打造科研設施與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升級版
前不久,科技部公布的2022年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顯示,參評大型科研儀器年均有效工作機時為1351小時,年均對外服務機時達到231小時。總體上看,參評單位開放共享意識顯著增強,對外服務成效明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是優化配置創新資源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我國在科研儀器上的投入逐步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值5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大約有13萬臺。為了更好為全社會的科技創新服務,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自2018年起,我國每年發布中央級高校院所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情況,以評價考核為手段,在激勵引導科研儀器開放共享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研設施與儀器是促進科技創新、拓展認知疆域的重要工具。近年來,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助推器”,既為新冠疫苗研發、空間科學、種業創新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提供了支撐,也幫助無力購買大型儀器的中小企業減輕了創新負擔。必須看到,與科技創新的需求、科研儀器使用的潛力相比,我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一些科研機構還存在開放共享意識不強、相關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好不好,涉及從購置、管理到服務創新的全過程,需要以系統思維解痛點、疏堵點,形成完善的開放共享體系。
首先,要立足真實需求統籌購買科研儀器。科研單位應自覺提高認識,做好調研和規劃,按需采購,從購置源頭上避免儀器重復浪費。科研儀器的指標參數、應用場景和適用范圍差異很大,不宜盲目追求“貴大上”。對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較差的單位,應發揮評價考核的約束作用,通過查重評議限制新購儀器等手段,確保財政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
其次,應進一步完善對外服務機制。開放共享好不好,科研儀器所屬機構的積極性很重要。在引導科研機構建立科研儀器集約化管理機制的同時,還需通過完善績效獎勵、職稱評審、職位晉升等方式,提高實驗技術人員對外服務的積極性。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靈活有效的共享服務模式,鼓勵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市場化運營,變“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
高質量的實驗技術人才是實現開放共享的支撐。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的對外技術服務。長期以來,由于對實驗技術人員作用認識不夠,我國高校院所相關人才儲備少,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訓、成長、評價體系。因此,急需加強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以人才“軟實力”打造技術“硬支撐”。
科研儀器是科技創新的基本條件,也是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期望有關單位站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高質量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打造科研設施與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升級版,為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該挑戰賽旨在以場景創新驅動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
“自去年3月以來,陜西省在75家高校院所開展‘三項改革’試點,構建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新體系,不斷激發了廣大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陜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15日表示。當日,陜西省人民政......
“這是對我的認可和鼓勵。”2月10日,提到全國政協委員這一新身份,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劉小康心潮澎湃。他表示,做研究是從技術的角度為國家科技創新作貢獻,而建言資政是以另一種方式為國盡力......
“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2月13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環節中提到。當天,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頭連著江河湖海,一頭連著生產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環節,也是污染物進入水環境的最后一道關口。加強和規范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對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美麗......
上文,ChatGPT預測了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趨勢(火"出圈"的ChatGPT預測科學儀器行業發展趨勢),本文筆者嘗試讓ChatGPT回答生命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它眼中最具發展......
彩云之南的云南,經濟社會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和向科技要動力、向科技要解決方案的關鍵期。如何進一步鼓勵科研人員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敢于擔當的良好氛圍,加快創新型云南建設?近......
海外訂單排產到年底、億元大單頻頻出現……新春伊始,湖南省衡陽市各制造企業紛紛迎來訂單爆發式增長。這些喜迎新春“開門紅”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特征——以科技創新搶占市場高地,“創”出市場“藍海”。2月7日上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新生事物不斷涌現。而高校異地辦學現象雖然很少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支持認可,但在高教擴張時期卻大量出現,異地發展中的民辦性質分校、小型校園、大規模校區、研究生......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過去一年,在科技強國一線,涌現出很多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他們用專注和專業突破一道道世界難題,在奮力攻關中,弘揚科學家精神,培育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