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土壤濕度密度(一)
烘干法 烘干法是測定含水量的標準方法,適用于粘質土、粉質土、砂類土和有機質土類。
1.儀器設備
(1)烘箱:可采用電熱烘箱或溫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紅外線烘箱。
(2)天平:感量0.01g。
(3)其他:干燥器、稱量盒等。
2.試驗步驟
(1)取具有代表性試樣,細粒土15-30g,砂類土、有機土為50g,放人稱量盒內,立即蓋好盒蓋,稱質量。稱量時,可在天平一端放上與該稱量盒等質量的砝碼,移動天平游碼,平衡后稱量結果即為濕土質量。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土壤濕度密度(2)揭開盒蓋,將試樣和盒放入烘箱內,在溫度105℃-110℃恒溫下烘干。烘干時間對細粒上不得少于8h,對砂類土不得少于6h。對含有石膏的土和含有機質超過5%的土,應將溫度控制在65℃-70℃的恒溫下烘干。
(3)將烘干后的試樣和盒取出,放人干燥器內冷卻(一般只需0.5-1h即可。冷卻后蓋好盒蓋,稱質量,準確至0.01g。3.結果整理4.精密度和允許差本試驗須進二次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允許平行差值應符合要求。對于粗粒土,稱量盒可采用鋁制飯盒、瓷盆導,相應的土樣也應多些。
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土壤濕度密度(二)
酒精燃燒法在土樣中加入酒精,利用酒精能在土上燃燒,使土中水分蒸發,將土樣烘干。一般應燒三次,本法是快速測定法中較準確的一種,現場測試中用的較多。
1.儀器設備
(1)稱量盒。
(2)天平:感量0,01g
(3)酒精:純度95%。
(4)滴管、火柴、調土刀等。
2.試驗步驟
(1)取代表性試樣(粘質土5-10g,砂類土20-30g)放人稱量盒內,稱濕土質量。
(2)用滴管將酒精注入放有試樣的稱量盒中,直至盒中出現自由液面為止。為使酒精在試樣中充分混合均勻,可將盒底在桌面上輕輕敲擊。
(3)點燃盒中酒精,燃至火焰熄滅。
(4)將試樣冷卻數分鐘,按第2、3步的方法重新燃燒兩次。
(5)待第三次火焰熄滅后,蓋好盒蓋,立即稱干土質量,準確至0.1。其余同烘干法。
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土壤濕度密度(三)
含水量的其他測試方法
紅外線照射法標準烘干法和非標準法的區別在于烘千方式的不同。紅外線照射法系將上樣置于紅外線燈光之下烘干,通常將土樣放于距光源5-15咖距離內照射約1h左右即可干燥。試驗證明,用此法所得結果較烘干含水量略大1%左右。紅外干燥箱體積小,有商業產品。
炒干法用鍋將試樣炒干,適用于砂上及含礫較多的土。
實容積法此法是利用根據波義耳一馬略特定律設計的土壤水分速測儀,它通過測定土中固相、液相的體積,按土的經驗比重值換算出土的含水量,適用于粘性土。對于少量的試樣測試快,而對批量試樣則操作過于繁雜。
微波加熱法微波是一種超高頻的電磁波,微波加熱就是通過微波發生器產生微波能,再把這個微波能用波導輸送到微波加熱器中,加熱器中物體受到微波作用后就自身發熱。對于土中的水分子來說,其電荷分正、負兩種,在微波場作用下不斷快速排列和換向,這種運動使水分子本身發熱、蒸發。微波加熱器可用商業產品家用微波爐,一批土樣一般兒分鐘就可烘干。經試驗對比多數土的測試結果與標準烘干法相對誤差小于1.5%。但對一些含金屬礦物質的土不適用,因為一些金屬物質本身在微波作用下發熱,其溫度會超過:100℃,從而損壞微波爐。
(四)碳化鈣氣壓法碳化鈣為吸水劑。將一定量的濕土樣和碳化鈣置于體積一定的密封容器中,吸水劑與土中的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乙炔氣體,乙炔氣體在密封容器中產生的壓強與土中水分子質量成 美國1967年就將此法列入公路規程,我國現行《公路土工試驗規程》也列入了此法。此法的缺點是要求一種性能穩定的電石粉,而這種要求對試驗需求量小,商業社會的今天不易達到。
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土壤濕度密度(四)
特殊土的含水量測試方法
1.含石膏土和有機質土的含水量測試法含石膏土和有機質土的烘干溫度在110℃時,對含石膏土會失去結晶水,對含有機質土其有機成分會燃燒,測試結果將與含水量定義不符。這種試樣的干燥宜用真空干燥箱在近乎1個大氣壓力作用下將土干燥,或將烘箱溫度控制在75℃-80℃,干燥8h以上為好。
2.無機結合料穩定土的含水量測試法無機結合料在國外常稱為水硬性結合料。它主要指水泥。石灰。粉煤灰和石灰或水泥粉煤灰,所用術語水泥穩定土、石灰穩定土、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等都是總稱。如水泥與水拌和就要發生水化作用,在較高溫度下水化作用發生較快。因此,需將水泥混合料放在原為室溫的烘箱內,再啟動烘箱升溫,則在升溫過程中水泥與水的水化作用發生較快,而烘干法又不能除去已與水泥發生水化作用的水,這樣得出的含水量往往偏小,所以應提前將烘箱升溫到110℃,使放人的水泥混合料一開始就能在:105℃-110℃的環境下烘干。另外.烘干后冷卻時應用硅膠作干燥劑
WH-1型土壤濕度密度儀
用途:WH-1型土壤濕度密度儀用于迅速測定原狀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容重或其他情況下的含水率與容重。
技術參數:
★浮稱頸管直徑: 4cm( 管頸 )
★環刀環容積: 200cm3
★砝碼重量: 123g
★測試土的比重: 2.60 – 2.70g/cm3
★濕容重標尺范圍: 1.2 – 2.2g/cm3
★干容重標尺范圍: 1.0 – 2.2g/cm3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課題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緯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叢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學計量的緯度分布格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成效顯著,但是該區人口壓力較大,經過幾十年保育恢復的生態系統仍面臨被再次開墾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風險。土地利用變化會對土壤微食物網產生強烈影響,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時空替......
區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機碳是確定土壤有機碳庫形成的關鍵。在施肥的農田生態系統中,土壤有機碳的形成、周轉和積累受肥料類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調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變土壤微生物對其利用策略,從而......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廣東省地球關鍵帶(土壤)污染歸趨與風險防控實驗室(一期)建設,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環境歸趨與風險防控能力,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擬購置一批實驗建設有關的設備,開展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介質......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