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監測數據質量,大家都很自然地會想到監測人員身穿白大褂在潔凈的實驗室內進行化學分析的過程;一說到影響測定準確,就會想到試劑純度、儀器精度、方法檢出限、干擾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等。
其實,與復雜的高科技精密儀器相比,土壤樣品制備僅是一個物理過程,沒有高精尖的技術,不需要高端人才來操作,可它卻是影響數據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土壤樣品制備是指按照樣品測試方法的要求,把采集到的土壤鮮樣在指定場所進行風干和研磨成特定粒度樣品的整個過程。
一、 保持樣品特性是基本要求
與水和氣相比,土壤監測工作中最便利的因素就是樣品的流轉和保存,但必須保證樣品原有的特性不發生改變,破包、水浸、發霉、變質、標簽脫落或模糊不清、待測污染物的引入等都會使爬山涉水辛苦采回的樣本付之東流。
同時,由制備工具使用不正確引起的金屬污染,由樣品篩、工作臺和用品清潔不徹底、除塵條件不好而引起的交叉污染,由人為失誤而引起的混裝、混淆等,也是改變樣品特性的重要原因。
二、 標簽是樣品的身份證
標簽以及標簽上的字跡是樣品信息的代表。要注意,搬動、運輸、風干、研磨、過篩、稱量、分裝、再編碼和重新制作標簽等過程中,包括樣品從原有容器、臨時性托盤、篩分工具到新容器的多個環節,都有造成標簽和樣品對應關系發生變化的風險。
三、 全量研磨是保持樣品代表性的重要因素
野外采樣的客觀條件和樣品性狀決定了無論是單樣還是混合樣,都不可能在現場均勻混合,因此,一個包裝中的樣品就是一個代表性的整體,不能隨意丟棄和選擇性留存。
四、 混合操作是保證測試結果的關鍵條件
樣品制備后,一般需要按照測試、質量控制和留存的需要而進行分裝。沒有混合均勻的樣品,也就得不到合格的平行測試數據。
五、 樣品測試技術是樣品制備的重要依據
不同的監測因子需要不同粒徑的樣品,例如,過2mm、0.25mm、0.15mm和0.075mm篩等,但是并不是越細越好。部分因子是在樣品水浸提條件下的測試,粒徑不同,也就會影響表面積以及浸出量,因此,需要逐步、分次過篩,而不是直接用研磨機“一勞永逸”。
六、 樣品制備量是影響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因素
土壤樣品的測試使用量一般比較少,例如,原子吸收法測定重金屬需要0.2~0.5g的樣品,但是需要幾十倍或數百倍的樣品制備量,僅制備或從樣品整體中篩出測試量的樣品進行使用是大錯特錯的。
七、 非測定成分等干擾因素必須予以清除
植物根系、碎石和雜草等雜質混合在土壤樣品當中,它們不是土壤樣品測試的對象,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必須在樣品制備環節將其盡可能地除盡。例如,干燥的植物根系除肉眼觀察剔除外,還需要采取靜電吸附的方式細致去除。雜質挑出前,不主張將土壤樣品直接放入粉碎機或研磨機進行制備。
八、 集中制樣是值得推廣的運行模式
土壤樣品制備是一種特殊環境下的實驗室操作。建設專業化土壤樣品制備實驗室、實施規范化的管理機制、具有專業化的人員隊伍,是保證樣品制備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開展樣品分裝和質量控制的優勢條件
12月5日,正值第十一個世界土壤日,《中國土壤剖面數據集》在北京舉行的“賡續四十載,再‘普’新篇章”主題活動上正式發布。這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大疆域國家中,首個建成全域具時間序列高精度數字土壤的國家。活動......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梁翠月團隊,研究揭示了大豆根系“顧此失彼”應對酸性土壤低磷、鋁、錳脅迫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北京市藥監局第一分局以強化監管守底線為原則,以優化服務促發展為目標,助力轄區各單位放藥制備使用規范性持續提升,全面加強放藥制備使用環節監督管理,高質高效完成2024年度轄區放藥使用工作監督檢查任務,交......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近日,在第五屆樣品制備會議上,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周芳分享了企業在樣品制備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客戶服務經驗。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周芳自1989年成立研究所以來,一直致力于樣品制備技術的研發和......
今年6月,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順利完成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采樣的壯舉,帶回了1935.3克珍貴樣品,這是迄今為止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獲得研究樣品。嫦娥六號月球樣品返回的時候,月壤是封裝在特制的、密封的......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