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王賢龍課題組在穩定高壓合成金剛石烯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B和N摻雜可調控其電子結構性質(半導體、金屬、超導),可降低形成能,增強金剛石烯在常溫常壓下的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
金剛石烯是由雙層石墨烯層間形成sp3鍵構成的二維單層金剛石,兼具石墨烯和金剛石的特性,有望發展成為與石墨烯并列的一類新型二維碳材料,用于電子器件的超薄保護涂層,在納米光電器件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目前,實驗上通過在高壓下壓縮雙層石墨烯合成的金剛石烯,在撤壓后均轉變回石墨烯,較難在常溫常壓下穩定存在。
科研人員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究了立方和六方金剛石烯不同摻雜形式的結構和性質。結果發現,摻雜能夠降低金剛石烯的形成能,促進金剛石烯的合成并提升其在常溫常壓環境下的穩定性。基于此,研究人員提出通過壓縮一層摻雜B原子另一層摻雜N原子的雙層石墨烯獲得的金剛石烯最穩定。通過壓縮N摻雜雙層石墨烯來合成金剛石烯在實驗上最易實現,這是由于此時的形成能不依賴摻雜原子的分布形式。此外,摻雜原子在不同的替代位會呈現出不同的電子結構(半導體、金屬、超導~4 K),可應用于二維電子器件領域。該工作為合成更穩定、功能更強的金剛石烯提供了新途徑。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本工作的所有計算在中科院超算中心合肥分中心完成。
圖1.立方(a)和六方(b)金剛石烯的結構
圖2.不同摻雜方式的形成能(壓縮雙層石墨烯合成金剛石烯)
圖3.不同摻雜構型的帶隙。單色的柱狀表示直接帶隙,有斜線的柱狀表示間接帶隙;紅色虛線和藍色虛線分別表示純的立方金剛石烯和六方金剛石烯的帶隙
毛細管電色譜(CEC)因兼具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高選擇性和毛細管電泳(CE)的高分離效率而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在毛細管電色譜中,選擇合適的固定相材料對獲得優異的分離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教授邵龍泉團隊結合團隊的前期研究,在石墨烯基材料介導免疫調控研究方面綜述了前人進展。近日,相關綜述文章在線發表于《納米技術》。文章指出,石墨烯基材料廣泛應用于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通過分離按特定順序堆疊的5層超薄石墨烯薄片,將石墨或鉛筆芯變成了“黃金材料”,通過調整所得材料,可使其表現出在天然石墨中從未見過的3種重要特性。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
石墨烯基材料(GBMs)廣泛應用于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是生物材料領域中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材料之一。 &nbs......
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研人員揭示了石墨烯對質子的滲透比理論預期值高得多的原因。科研人員使用掃描電化學電池顯微鏡(SECCM)測量質子電流,將穿過石墨烯膜的質子電流的空間分布可視化。研究發現,質......
多孔或層狀電極材料具有豐富的納米限域環境,表現出高效的電荷儲存行為,被廣泛應用于電化學電容器。而這些限域環境中形成的雙電層(限域雙電層)結構與建立在平面電極上的經典雙電層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其儲能機理尚......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出一種基于尼龍織物和還原氧化石墨烯的“智能服裝”新材料。這種混合紡織品在洗滌過程中可保持其特性并具有導電性,這使得它可用于制造紡織品傳感器平臺。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化學會......
“室溫超導”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一輪熱潮,而資本市場同樣對此有所反應。A股超導板塊本周連續大幅上漲。而美國股市中一家名為美國超導(AmericanSuperconductor,AMSC.US)的公司在......
7月下旬,第三屆中國(重慶)石墨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舉行,包括4名院士在內的來自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等的200余名代表,圍繞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最新成果和市場應用展開討論。中......
7月22日,第三屆中國(重慶)石墨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幕,包括4名院士在內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等200余名代表,將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圍繞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最新成果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