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論文發表于《先進材料》和《物理化學雜志C》
科學家發現一普適通用的制造高分子納米線陣列的新方法。這些納米線陣列可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器件,并對高分子材料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生長及其控制方法發表于《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09,21,2072)和《物理化學雜志C》(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09,113,16571).
無機半導體納米材料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有機材料的相關研究則相當缺乏并面臨種種困難。人們企圖用模板合成高分子納米線,但納米線從模板中分離相當困難,并且分離后納米線的取向也不能保持。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王中林教授的研究小組利用感應耦合等離子(ICP)刻蝕發現了一種普適的制造高分子納米線陣列制備的方法。在ICP刻蝕高分子材料的過程中,刻蝕離子周圍圓錐狀的有效作用范圍和不均一表面的相互影響最終導致了高分子納米線的形成。該小組已經用這一方法生長出導電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導電聚吡咯(PPY),感光性材料SU8,電子感光材料PMMA,壓電材料PVDF,廉價塑料材料聚苯乙烯(PS),光電材料MEH-PPV等近十種不同的高分子納米線/納米管,并且能夠實現晶圓級的生長。通過濺射沉積的金屬納米顆粒的局域屏保作用,王教授小組能夠很好地控制高分子納米線的密度和長度。王教授小組更進一步利用PEDOT-PSS制備出有機發光二極管。納米線陣列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這也極大地提高了器件的電流承載能力(基于PEDOT-PSS納米線陣列的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最大承載電流密度是相應有機薄膜發光二極管的40倍)。
這一最新制備方法可以實現廉價、便捷、大規模高分子納米線陣列的生長,并且對其生長的圖形、密度、長度實現控制。這些可控高分子納米線可用于柔性電子器件,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有機太陽能電池,生物傳感器,以及合成肌肉,從而對高分子材料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產生重要影響。
更多閱讀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前沿探索”項目指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部署......
2023年10月13-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和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中國化學會202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報告會參會代表近7000人,包括兩院院士2......
近日,國自然基金委發布了“高分子及其復合體系的分子流變學與調控機制”專項項目指南。高分子流變學在當前一些國家重大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如在用于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點火工程中厚度均勻的高強高分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賴毓霄團隊在骨缺損治療方向上取得進展。該團隊采用低溫沉積3D打印技術研發出可降解高分子復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探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組織中引起的免疫響應功能。該......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類玻璃化彈性體(vitrimers)是2011年合成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通常在低溫時表現和熱固性材料類似(具備非常優秀的力學特性),在高溫時可以通過鍵交換實現高分子網絡拓撲結構的重塑(和熱塑性材料類......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友華團隊在陰離子結合催化聚合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合成》(NatureSynthesis),并得到NatureSynthes......
銨根離子作為非金屬離子,具有安全性高、摩爾質量低、水合離子半徑小、離子電導率高、資源豐富等特點,在可穿戴水系超級電容器中表現出較大優勢。高能量密度柔性銨根離子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前景廣闊,但由于缺乏......
背景介紹開環易位聚合(ROMP)是一種合成結構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化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活性高,而且可以在各種條件下都能進行聚合反應。研究發現N-雜環卡賓(NHC)配體......
前主流的變色材料主要由無機分子或者可變色的染料分子構成。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用高分子制備出一種厚度只有200微米,具有變色、記憶和自愈合功能的智能變色液晶高分子薄膜,這種薄膜在多個領域展現出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