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深夜,吃貨們就開始“放毒”,就連路邊攤、夜市也逐漸熱鬧起來,成為城市里不一樣的煙火。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深夜進食會令人發胖,因而只能對美食望而卻步。
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項研究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
9月9日發表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論文提出了新見解:一個人無論在早中晚的哪一餐吃得最多,其實都不會影響身體代謝卡路里的方式。也就是說,“晚食者”并不一定就會增加體重。
這項研究中還有一個對減肥群體十分利好的消息——早上吃得最多的人,反而更容易減肥。
進食時間VS體重健康
面對美食誘惑,很多人比較關心的是,一天中何時吃一頓大餐可能會影響減肥效果?
近年來,關于進食時間以及它如何影響體重或健康的研究層出不窮。相關的減肥方案也是五花八門。
2013年,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教授Daniela Jakubowicz發表在Obesity雜志的一篇文章認為,早餐吃高熱量食物有助于減肥。
科研人員把參與實驗的93位超重或者肥胖婦女分為兩組,每組每天的食物熱量一樣,只是兩組的食品熱量分配不同:A組早餐700卡路里,晚餐200卡路里;B組早餐和晚餐與A組完全相反;AB組午餐熱量一樣。實驗結果為,高熱量早餐組平均體重減少了8.7公斤,高熱量晚餐組只減少了3.6公斤。
類似的結果還有2013年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生理學系博士M Garaulet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的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在20周的實驗期內,晚吃午餐的人體重減輕得更少,而且體重減輕的速度比早吃午餐的人更慢。令人驚訝的是,兩組之間的能量攝入、飲食組成、估計的能量消耗和睡眠時間是相似的。
也就是說,進食晚可能會影響減肥效果。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新的減肥策略不僅應該包括熱量攝入和營養素的分配,還應該包括進食時間的設計。
2020年發表在Cell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研人員就提出了一種限時進食(TRF)策略,規定了具體的進食時間,來推進更加有效的減肥。
該研究歷時8周。在此期間,實驗參與者被要求僅在每天下午3點至7點之間進食(4小時)或在1點至7點之間進食(6小時),其余禁食時間里,他們只能喝水或者其他沒有熱量的飲品。而對照組則沒有用餐時間限制。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的參與者相比,TRF參與者經過8周后體重減輕了3%左右,能夠減少大約550卡路里的能量攝入,占正常成年人每日正常總攝入熱量的20%~30%。
也就是說,即使是在4小時或6小時的限時范圍內敞開了吃,也不會影響減輕體重,前提是在禁食時間里做到閉嘴不吃就行。
這些結果都有一個共性,即在一天的不同時間進食會導致不同的能量消耗。而英國阿伯丁大學教授Alexandra Johnstone與英國薩里大學教授Jonathan Johnston合作開展的研究則挑戰了這一觀點。
歷時5年的研究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句話很耳熟吧!西方國家也有一句類似的老話“像國王一樣吃早餐,像王子一樣吃午餐,像窮人一樣吃晚餐”。
人類在早上攝入大量的卡路里已經被提倡作為一種改善減肥的飲食策略,因為每天早上攝入大量的熱量可以通過更高效、快速地燃燒熱量來優化減肥。這也得到了動物研究的支持。然而,進食時間促進人類減肥的潛在機制尚不清楚。
“我們研究營養領域的人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奧秘,能量會去哪里?”Johnstone決定帶領團隊更仔細地研究一天中的時間如何與新陳代謝相互作用。她是Rowett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也是英國公認的人類食欲控制領域的領先創新研究人員。
研究團隊招募了超重或肥胖的健康受試者,一共有16名男性和14名女性參與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為參與者提供了8周內的所有食物,并使用Rowett研究所的金標準技術監測他們的能量消耗和身體成分的變化。
每個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為期4周的早晨進食或晚上進食。這些飲食是等熱量的,平衡30%的蛋白質、35%的碳水化合物和35%的脂肪。在經過一周的休息期后(全天熱量平衡),每個受試者再在后4周改用相反的飲食。通過這種方式,每個受試者都充當了他們自己的研究對照組。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受試者每天的總能量消耗使用了雙標記水法測量,這是一種基于同位素的技術,通過分析尿液來測量能量消耗。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發現,早餐和晚餐的能量消耗和總體重減輕是相同的。在這四周的時間里,受試者平均每人減掉了3公斤多一點。
也就是說,早餐和晚餐的相對份量對新陳代謝沒有影響。這項研究挑戰了在一天中不同時間進食會導致不同能量代謝的說法。
“我們發現,在減肥的條件下,沒有最佳的進食時間來控制體重,而體重的變化是由能量平衡決定的。”Johnstone說,“無論什么時候消耗熱量,能量都能得到同樣的利用。”
相關的研究論文于9月9日發表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上。這是英國首次對超重和肥胖成年男性和女性的早餐卡路里和晚餐卡路里的影響進行比較。
這項研究跨度時間很長,開始于2017年,在2020年完成對志愿者各方面的監測,所有的數據分析在最近才完成。歷時5年,研究成果對晝夜節律和時間營養學的貢獻巨大。
“飽腹感”才是關鍵
2016年發在Advances in Nutrition的一項研究指出,本世紀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是肥胖,影響超過14億成年人的生活。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正在逐年增加,比如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
要扭轉肥胖流行趨勢,并預防或延緩嚴重的并發癥,體重管理是當務之急。
我們知道,控制食欲對減肥很重要。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這篇研究成果有一個關鍵核心在于,“那些在早上攝入最多卡路里的人比那些在晚上攝入更多卡路里的人感覺不那么饑餓。”
“受試者報告說,當早餐吃得更豐盛時,他們的食欲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在一天的其余時間里,他們都感覺很飽。與我們開展實驗的環境相比,這個結論在現實環境中可能更加有用。”Johnstone說。
早上吃一頓大餐可以幫助增加腸道中剩余的內容物和排空時間,從而減少一天晚些時候暴飲暴食的可能性。與午餐、晚餐大吃大喝的人相比,把早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來吃的人,BMI指數更低。
然而,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好些年輕人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在過去的50年中,不吃早餐的流行率有所增加,30%的年輕人每天不吃早餐,高達60%的人不經常吃早餐。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不吃早餐會加劇整天的饑餓感,導致一天的后半段時間吃更多的食物,從而增加肥胖風險。一頓豐盛的早餐對控制體重有好處。
綜上所述,如果你想減肥成功,那就每天的早餐多吃些、吃好些吧!
參考鏈接:
https://doi.org/10.3945/jn.116.244749
https://doi.org/10.3945/an.115.010223
https://doi.org/10.1111/nbu.12323
https://doi.org/10.1002/oby.20460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6.018
https://doi.org/10.1038/ijo.2012.229
喝涼水都胖?這個冬天,不如試試挨個凍?這或許有助減點肥。科學家已經發現,動物體內的脂質水解酶ATGL與肥胖呈“負相關”,寒冷、饑餓、腎上腺素飆升等刺激,都能提高這種酶在體內的活性,達到“解脂”的效果。......
露肉的季節,減肥必須講效率。于是,節食被不少人看作是立竿見影的減肥方法。不過,一定要告訴你這個真相。依靠少吃、甚至節食來實現閃電瘦的愿望并不現實,還很有可能越餓越胖。什么?難道這些年忍住不吃的美食都白......
一到深夜,吃貨們就開始“放毒”,就連路邊攤、夜市也逐漸熱鬧起來,成為城市里不一樣的煙火。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深夜進食會令人發胖,因而只能對美食望而卻步。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項研究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9......
一到深夜,吃貨們就開始“放毒”,就連路邊攤、夜市也逐漸熱鬧起來,成為城市里不一樣的煙火。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深夜進食會令人發胖,因而只能對美食望而卻步。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項研究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9......
一到深夜,吃貨們就開始“放毒”,就連路邊攤、夜市也逐漸熱鬧起來,成為城市里不一樣的煙火。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深夜進食會令人發胖,因而只能對美食望而卻步。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項研究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9......
一到深夜,吃貨們就開始“放毒”,就連路邊攤、夜市也逐漸熱鬧起來,成為城市里不一樣的煙火。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深夜進食會令人發胖,因而只能對美食望而卻步。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項研究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9......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發現,支持了世界各地數百萬人的觀點:健身追蹤器、計步器和智能手表會激勵人們更多地鍛煉和減肥。相關成果將在8月1日發表于《柳葉刀—數字健康》。研究人員回顧了涉及全球16.4萬人的......
美國一研究團隊曾提出一個新奇的觀點,運動實際上對減肥的作用非常有限。我們日常活動消耗的能量,只占總熱量消耗的10%~30%,而當我們試圖通過運動擴大這一部分時,人體補償機制還會偷偷“抵消”一部分,讓我......
曾經用了2年時間,北京工商大學講師胡素梅一直在人海中尋覓一種人,傳說中“死吃不胖”的人。“長此以往,我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這個人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胡素梅告訴《中國科學報》。她是為一項研究尋找符合要......
不節食、不運動想減肥,減重人士“肥”常憂傷。最近,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安全性高且可免注射的新藥,表明對減重有效。7月8日,國際消化病頂級學術期刊《Gut》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方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