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發改環資〔2020〕80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針對我國目前塑料制品情況作了全面的規定,從塑料的產出、應用、后期處理等多方面作了綱領性規劃。這將指引以塑料為標的的新的產業的突起。而從環保和能源的角度考慮,塑料資源化利用是最好的歸宿!對土壤、水源、空氣都是一件善舉,對資源匱乏的中國更是利國利民的善舉!
簡單解析政策如下:
須從總量上控制
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產銷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環節的管理制度。
循序漸進的推進
細分領域,按區域、領域、環節逐層控制,尋求代替品及循環利用形成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多元共治體系。
設立中長期目標
2020年,試點區域限制或禁止生銷用,2022年,快遞、外賣等摸索出減塑新模式,2025年,控制環節制度建立,多元共治。
禁止、限制產銷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2020年底禁止產銷一次性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禁止、限制使用
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
替代產品和模式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鼓勵使用秸稈覆膜餐盒,重點覆膜區域規模化推廣可降解地膜,強化企業綠色管理推行綠色供應鏈,加強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品研發,降低成本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化,提高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農田殘留地膜包裝降低農田殘留地膜量。
在日常生活中,納米/微塑料顆粒(NMPs)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NMPs似乎無處不在——水、土壤、空氣,甚至是人類心臟、胎盤中。它們不僅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潛在影......
日本6家機構共同宣布,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除外)即使在深海也能被微生物分解,這一發現是世界第一次。這些研究機構來自東京大學、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群馬大學、產品評價技術基礎機構、產業技術綜合研......
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稱,使用最新的檢測技術,研究人員在美國三種暢銷瓶裝水中發現大量微小塑料顆粒:每升瓶裝水中發現了11萬-37萬個塑料顆粒。其中,90%......
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竹子作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中國政府同國際竹藤組織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為減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以竹代塑......
11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產品質量、產品種類、產業規模、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重點產......
目前常用的軟飲料瓶結構穩定,即便夏季高溫使得瓶子出現輕微變軟情況,也不會導致瓶體結構出現變化。有實驗表明,高溫環境下測試的3款常見品牌的礦泉水均未檢測出有害物質,礦泉水的狀態、色度、滋味、氣味等也沒有......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技術,能夠將塑料回收再利用,并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表面活性劑。這種表面活性劑可以用于制造肥皂、洗滌劑等產品。盡管塑料和肥皂在質地、外觀以及使用方式上存在......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都需要塑料。然而,大規模的塑料生產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自然界帶來了災難。解決“白色污染”問題,迫在眉睫。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
達卡消息:據《每日星報》5日報道,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之一,塑料正在無聲地加劇該國的環境災難。報道稱,在所有垃圾中,塑料對這個人口密集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最危險的,人們使用幾分鐘到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