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以前,萌新都以為搞科研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無所不知、英明睿智、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這樣一種完美的生物,誰不愛呢
但是很多萌新進入學術圈以后發現
博士生其實和狗
沒什么兩樣!
什么智慧的光芒都是假的
傻傻憨憨才是真實寫照
共同點 1:智商
據研究稱,成年狗狗的智商大概等于 2-2.5 歲的人類小孩,可以理解 150 多個單詞,對算術有基本的了解 [1]。
[1]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ogs' Intelligence On Par With Two-year-oldHuman."
博士生雖然是一個成年人了,而且還是大家眼里的學霸,但是其實,智商也就那么兩三歲,認識的單詞也就:
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Reject、Accept
配個溶液,3.6+5.4=?等于幾?
太費腦子了,還是用計算器吧!
計算器大法好!
共同點 2:破壞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狗狗性子比較的活潑,破壞力可以說是很強了,家里的東西,不管是能吃的還是不能吃的,通通逃不過狗狗的嘴。
我拖鞋呢?
我海報呢?
我衣服呢?
…
狗狗的破壞力在于能把家搞得很臟!
其實博士生也不遑多讓,在實驗室里,總能聽到這樣的吶喊:
我馬克筆呢?
我 timer 呢?
我的槍呢?
…
博士生的破壞力在于能把試驗臺搞得很亂
共同點 3:忠誠
狗狗的忠誠自然不必提,《忠犬八公的故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鏟屎官。一生只愛一個人,為你瘋為你狂,狗狗是我們的好伙伴!
博士生其實也特別專一,一生也只愛一人
在干嘛呢?
寫文章
在干嘛呢?
讀文章
在干嘛呢?
愁文章
開心是文章被接收,難過是文章被拒絕,相親第一件事是查查對方的文章,求婚第一個想著是用文章的致謝。
共同點 4:眼瞎
狗的視力差估計大部分鏟屎官都深有體會,不僅是個「小色盲」,還缺乏讓影像稅利的黃斑區。說狗狗眼神差應該沒啥毛病。
但是為啥說博士生眼神差呢?
有一個絕佳的 idea
做一下 literature research
沒有人做,我是天才!!!!
其實,一篇 1995 年的文獻安安靜靜地躺在 Google scholar 的第一行
這不是眼瞎是什么!
共同點 5:掉毛
基本上每條狗都會掉毛
像德牧這種幾乎一年四季都在掉毛
但即使貴賓這類不怎么掉毛的狗
也會有掉毛的時候,特別是春秋兩季!
博士生和狗狗并沒有多少不同
科研圈一直都流傳說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的重要區別:發際線…
頭冷并不是一句玩笑話
注:正常情況下,人每天都會有 100 根左右的頭發自然脫落,也會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頭發重新長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畢業壓力大、實驗做不出來每日撓頭,頭發脫落的速度將逐漸超過頭發生長的速度,導致頭發越來越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脫發」。
共同點 6:裝聾作啞
狗狗的聽力可以說很好了,在人和狗狗都能聽到的正常音頻范圍內,普通的音量情況下,狗狗能在 4 倍遠的距離聽到人類聽到的聲音。
強大的聽覺能力對于現在的家養狗狗而言就有一個副作用:它們會對細微跡象產生反應。
遠在家中其他人聽不到任何特別聲音之前,狗狗就已經起來焦急在門口等待迎接主人。
但是當狗狗犯錯時,你再怎么大嗓門,它也無動于衷。
你永遠罵不醒一只裝傻的狗子。
同樣,你也很難找到一個不想理你的科研狗
一博士生在看文獻,手機響了:
在干嘛啊?
不理
周末有空嗎?
不理
吃了嗎?
不理
我聽說你隔壁實驗室的 XX 發了一篇文章
?
誰??
啥期刊???
一作還是共一????
你永遠也沒法讓一個不想理你的科研狗回你,但是和文章有關的一切都可以
但是博士生也有和狗狗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很多科研狗心里只有文章,卻求而不得
但是有的狗狗啥也不干
卻擁有著科研狗夢寐以求的文章,還是一區!
看到這里,諸位科研狗們,你們哭了嗎?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博士后隊伍建設,并相繼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文件。比如,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推動高校將博士后作為教師重要......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試點開展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4〕22號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各有關高校科協:為深入貫徹黨的......
■郭英劍近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名單,引發了學界與社會有關博士生擴招的熱議。事實上,早在202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
博士研究生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結合點。近年來,我國博士生招生規模繼續呈擴張趨勢,截至2023年在校博士生已達61.25萬人。然而,與之相隨的是博士生延期畢業率居高不下,......
編者按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競爭力的關鍵標志,也是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主渠道。近期,圍繞研究生教育,不少高校開啟了一系列改革,無論是學制的變化、導學關系的改革還是碩博點......
編者按國家獎學金、朱李月華獎學金、中國科學院大學三好學生、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永清環保獎學金……在國科大博士生李強和陳高杰看來,優秀是追求,也是一種習慣。昔日的少年已成長為青年人才,他們追逐科學夢......
《洛杉磯書評》是美國一本著名的文學評論雜志,其內容涵蓋國內外的圖書評論。前不久,該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博士生教育的未來》的文章,作者為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公共實驗室主任哈特曼與同校的人類學......
今年5月,程偉(化名)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在此之前,他曾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是留在自己畢業的這所“雙一流”高校工作,還是接收福建省某地選調生的“offer(錄用通知)”,開啟自己的公務員生涯。......
......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孟凌霄孫滔35歲生日前夕,博士二年級的蔣欣猛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95%的機會”。她開始近乎瘋狂地查找各個高校的招聘信息,現實比她想象的嚴峻得多:即使在地方普通院校,博士招聘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