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提出光催化增強熱電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設計思路,解決了熱化學電池長期面臨的電解質離子大濃差難以構建的關鍵難題,實現了功能器件電能和氫能的協同制備,為未來多元化能源的有效開發和創新設計提供了核心關鍵技術。
低品位熱能廣泛存在于環境和工業過程,例如太陽能、地熱能及車輛、工業、電子元器件發熱等。但由于缺乏經濟高效的能源回收技術,該部分能量基本被廢棄。傳統的熱電技術在熱功率方面存在限制,通常僅能提供較低的熱功率。為了克服這一限制,熱化學電池被提出并作為一種有效的替代品,可以提供更高的熱功率。根據理論分析,熱功率與氧化還原離子之間的熵差以及電池冷熱兩端的離子濃度差有關。因此,如何提高熵差和離子濃度差成為解決熱化學電池發展問題的關鍵核心。
過去10年,諸多研究團隊圍繞該問題開展了大量相關研究,目前科學家已經有效解決了熵差受限的問題。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有效方法實現在熱化學電池中構建大離子濃度差,導致熱功率較低。究其原因,氧化還原離子對的濃度梯度在熱力學上不穩定,很容易出現自發衰減。
針對這一問題,李炫華團隊運用學科交叉思想,基于熱化學電池和光催化都使用氧化還原離子對的特點,提出設想:是否可以通過光催化的方法來原位提高熱化學電池離子的濃度差,并巧妙“共享”兩種氧化還原離子對,從而增強熱功率的輸出?這一設想通過將光催化和熱化學電池交叉融合,有望創制出全新的熱電系統,提升器件性能。
由此,李炫華團隊采用鐵氰根和亞鐵氰根離子作為氧化還原電對,聚丙烯酸水凝膠作為基體。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兩個氧化還原離子的協同優化,成功獲得了較高的熱功率,是當前氧化還原離子對熱功率最高值的2倍;同時,系統的太陽能到氫能轉換效率達到0.4%。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個由36個單元組成的大面積光催化增強熱化學電池(112平方厘米),并在西安進行了實地測試。在室外光照6小時后,產生了4.4伏的開路電壓和20.1毫瓦的功率,同時產生0.5毫摩爾的氫氣和0.2毫摩爾的氧氣。這使得系統能夠滿足小型電子設備對電能的需求,同時也為氫能的產生提供了一種綠色、高效的解決方案。這些優勢使得光催化熱電技術為未來能源轉換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多元化的能源利用為未來科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于7月21日在線發表在《科學》上。
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提出光催化增強熱電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設計思路,解決了熱化學電池長期面臨的電解質離子大濃差難以構建的關鍵難題,實現了功能器件電能和氫能的協......
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提出光催化增強熱電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設計思路,解決了熱化學電池長期面臨的電解質離子大濃差難以構建的關鍵難題,實現了功能器件電能和氫能的協......
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提出光催化增強熱電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設計思路,解決了熱化學電池長期面臨的電解質離子大濃差難以構建的關鍵難題,實現了功能器件電能和氫能的協......
上海實驗室規劃建設與管理大會(labtechChinaCongress)將于2023年7月11-1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召開。作為亞太實驗室行業燈塔展會——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
6月初,商務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工作的通知》,部署2023年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相關工作。在消費市場持續恢復的背景下,此舉有利于穩定家電整體消費、進一步釋放綠色......
近日,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南德")為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比森")A系列LED顯示屏的24個型號產品頒發產品碳足跡核查聲明。......
6月28日,第九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以“推進金磚國家環境合作,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主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致開幕辭并作主題發言。會議由南非環境、森林和漁業......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召開,中方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實現糧食安全、陸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舉行。會上,中方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報告》聚焦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