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方法提高了傳統氧化石墨烯放大熒光各向異性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從而實現對癌癥標志物的簡單、快速、靈敏檢測。
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有助于發現各類早期癌癥隱患。我國科學家通過發展一種新型的氧化石墨烯放大熒光各向異性法,實現了腫瘤標志物miRNA-21的靈敏檢測,有助于推動相關腫瘤疾病的早期精確診斷。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分析化學》期刊上。
miRNA是一類具有基因調控功能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在細胞生長、分化等生物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多方面的病理情況密切相關。其中miRNA-21在多種腫瘤組織中異常表達,被視為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提高腫瘤標志物檢測的靈敏度對于相關疾病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也是科學界研究的熱點。
據論文第一作者、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甄淑君介紹,熒光各向異性法是生物醫學分析中常用的檢測方法,但由于miRNA-21具有低含量、易降解、尺寸小、相互序列相似性高等特點,在檢測中通常難以產生明顯的信號變化。研究團隊使用氧化石墨烯作為熒光各向異性放大劑,同時利用雙核酸催化組裝技術實現信號變化增強。實驗結果顯示,這一方法使得可檢出的miRNA-21最低濃度從9100皮摩爾降至47皮摩爾,檢測限大幅降低,同時檢測的靈敏度提高了4.3倍。
“新方法提高了傳統氧化石墨烯放大熒光各向異性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從而實現對癌癥標志物的簡單、快速、靈敏檢測。”甄淑君介紹,該方法已被成功用于檢測喉癌細胞、肺腺癌細胞等不同癌細胞中的miRNA-21,未來有望應用于臨床診斷,提高相關腫瘤疾病的早期檢測水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李傳鋒、王健等基于光纖微腔-銣原子系統,首次實驗觀測到原子共振熒光中的雙光子糾纏。2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共振熒光是二能級系統在被共振激發時輻射的光場,......
鹽湖鹵水是獲取鋰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鹵水成分復雜,Mg2+和Li+水合離子半徑相似,且鎂鋰分離難度大。膜分離技術可通過精細調控膜的孔徑和表面化學性質,實現對特定離子的選擇性分離。但是,膜的穩定性、耐腐......
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第2天,在“熒光與發光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分會場中,趙書林、那娜......
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上,11月30日下午在“熒光與發光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分會場中,多位專家學者就儀器研制、熒光探針、標記技術、機理等方面做出精彩報告。嶗山實驗室、山東師范大......
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密分析儀器研發和制造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上海。公司主要提供加壓毛細管電色譜,毛細管電泳儀,液相色譜儀及相關配套產品,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檢測和科......
近日,《柳葉刀-數字健康》發表了題為“基于高靈敏度檢測平臺輔助診斷食管鱗狀細胞癌:一項中國多中心病例對照診斷試驗”的研究成果。記者獲悉,該成果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聯合河南省腫瘤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附......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科技日報合肥5月10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0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朱滿洲/康熙團隊在金屬團簇熒光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化學領域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
三維交聯的親水性聚合物網絡構成的熒光水凝膠材料,在發光傳感和檢測等方面具有優勢。近年來,科研人員開發出不含傳統大π共軛結構的發光系統。基于簇集誘導發光效應(CTE)的新興的、非常規的發光材料備受關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畜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中心在國際期刊《配位化學評論》(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在線發表用于金屬離子檢測的硫屬元素熒光探針研究最新進展的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