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06 09:42 原文鏈接: 學界呼吁向已故人士追頒諾貝爾獎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外媒報道,2014年諾貝爾獎將于6日起陸續公布。諾貝爾獎雖然堪稱科學界最高殊榮,但近30年來,由于驗證突破性科學理論所需時間越來越長,科學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論后數十年,才獲諾獎認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獲獎前便已去世。有學者擔憂“過分遲來”的獎項無助表揚科學研究成果,失去原有的意義。

    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在2011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但他在當局公布得獎決定前3天因胰臟癌離世,享年68歲。諾貝爾獎傳統上只頒予在世的人士,但當局最終決定破例,并解釋稱委員會在決定得獎者時,斯坦曼仍然在世。2013年“上帝粒子”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但最初參與提出理論的比利時科學家布魯已于2011年離世,無法分享殊榮。

    芬蘭阿爾托大學物理學家福爾圖納托認為,如果情況再不改善,只會出現越來越多“等不及”的個案。福爾圖納托今年初聯同多名科學家在《自然》期刊撰文,稱在1940年以前,需要等20年才獲獎的個案,分別只占物理學獎、化學獎和醫學獎的11%、15%和24%。但自1985年起,相關比例分別增至60%、52%和42%。若按此推算,到本世紀末,諾貝爾獎科學類獎項平均等待時間將很可能超出人均壽命。

    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主席利丁則認為,目前的安排是要給予時間驗證得獎理論的真實價值,例如“上帝粒子”理論于1960年代便已提出,但到2012年才首次得到證實。另一例子是兩名科學家在1989年聲稱發現實現“冷融合”的理論,若屬實將可永久解決全球能源問題,但有關理論至今仍未被證實。

    福爾圖納托提議改變慣例,允許向已故科學家追頒諾貝爾獎。但利丁認為,這無助諾貝爾獎向公眾宣揚科學研究的意義。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創新與知識管理院科學政策研究員華萊士則認為,有必要在諾貝爾獎以外另設獎項,鼓勵年輕科學家進行研究。(原標題:諾貝爾獎“發得太遲” 學界吁向已故人士追頒獎項)

    相關文章

    有錢有船有兩座諾貝爾獎?英國最牛啃老族敢對女王說No

    2013年11月19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自然》雜志都登了同一條訃告。諾貝爾委員會官網也放上一張黑白照,以示悼念。這個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顯得格外灰暗。他叫弗雷德里克·桑格。一個鮮......

    剛剛,2021諾貝爾化學獎公布!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于北京時間10月6日17點45分正式揭曉,由來自德國的BenjaminList和來自美國的DavidMacMillan兩位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共同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聞發布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真鍋淑郎(SyukuroManabe)和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Hasselmann)、喬治·帕里西(GiorgioPar......

    “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揭曉,光遺傳學會不會獲諾獎?

    北京時間2021年9月25日零點,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theLaskerAwards)公布,三位在光遺傳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獲得阿爾伯特·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獎理由:發現了可以激......

    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10日改為線上舉行,活動地點也首次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英國科學家羅杰·彭羅斯以......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

    “地震”來臨?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達40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

    對話諾獎得主:科學離不開國際合作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諾獎揭曉時,公眾都會關注的問題。在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前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連續推出主題為“2020為什......

    5分鐘內檢測新冠病毒2020諾獎得主研發新技術

    一種基于CRISPR的診斷方法可以縮短新冠病毒的檢測時間。圖片來源:INAFASSBENDER/AFPVIAGETTYIMAGES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