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0月25日,由中國顆粒學會、大同大學(臺北)、臺北科技大學主辦的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在廈門隆重舉行。大會進入第二天,國內知名顆粒學領域知名學者繼續為參會聽眾帶來學術盛宴。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會支持媒體,為您帶來全程跟蹤報道。
和妍(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欒瀚森
報告題目:顆粒工程在DPI中的應用
欒瀚森介紹到,吸入制劑分類眾多,有多種存在形式,可分為全身給藥和局部給藥。相比于傳統給藥方式,吸入式給藥可送至灶位,治療效果更好。欒瀚森表示,據調查我國20歲以上COPD患病率高達8.6%,作為當前最佳的治療方法,吸入粉霧制劑成為眾多藥企關注重點。
作為粉霧制劑制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工藝之一,顆粒加工對最終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傳統的顆粒研磨粒徑通常大于10um,且粒徑分布不均,不適用于吸入。同時,在高溫高濕情況下,也不利于藥物穩定性,可延伸藥物也難以通過傳統方法進行加工。為克服上述問題,人們開發了濕磨納米技術、超聲誘導結晶、反向液體射流微沉點、薄膜冷凍、噴霧干燥、噴霧冷凍干燥、超臨界流體技術等。
針對復方DPI,因其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也成為各大藥企研發對象。針對原料性質,開發了針對性顆粒加工工藝,控制顆粒加工后的形態,使其在分散性、流動性、結晶性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進而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蘇州大學 吳鐸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噴霧制粒技術制備吸入粉霧制劑的應用基礎研究
吳鐸介紹到,肺部吸入給藥有肺膜透過性好、起效快、物肝臟首過效應等優勢,但粉霧劑的研發存在三大壁壘:技術壁壘、審批壁壘、臨床壁壘。為此,團隊經過多年研究,開發了AeDP型肺部吸入粉霧劑,克服了上述部分阻礙。通過噴霧(液氮)冷凍干燥技術——AeDP制造的粉霧劑產品,擁有產品收率高、顆粒密度、尺寸可控等優勢,但也存在冷凍溫度不可控、暴沸現象造成顆粒結構失控等局限性,也有機械強度低等問題。結合傳統噴霧冷凍干燥技術,團隊研發了微流控噴霧冷凍干燥技術,可控粒徑范圍在15-400um之間,孔隙率75%,收集率>95%。
團隊基于微流控冷噴干燥甘露醇微粒、亮氨酸微粒、環丙沙星等微粒進行分析,發現使用這種方法制成的微粒具有載藥量高、穩定性高的優點,同時也更加適用于熱敏性及高API產品開發,同時能耗低,易于規模放大。未來,團隊將用這項技術開發干細胞因子、mRNA和瑞德西韋等AeDP粉霧制劑開發。
沈陽藥科大學 寸冬梅副教授
報告題目:小干擾RNA等核酸類藥物的肺部投遞系統的研究
寸冬梅介紹到,目前市面上已經有4類RNA治療藥物進入臨床試驗或市場,但RNA類藥物有成藥性差,存在細胞內外屏蔽等問題。因此若想實現RNA治療藥物真正臨床轉化的關鍵是克服生物膜屏障。肺部給藥治療可以直接將藥物送達灶位,利于疾病治療,同時減小給藥劑量,減少副作用,并且避免血漿中的復雜成分干擾。鑒于RNA治療藥物相比傳統藥物有治療優勢,團隊將上述兩種技術相結合,研制了具有緩釋效果的siRNA納米顆粒以用于靶基因沉默,配合噴霧干燥技術,制備了siRNA治療納米微粒。相比于傳統治療藥物,團隊開發的siRNA納米微粒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邵奇
報告題目:氣霧劑產業化工程控制
邵奇表示,吸入氣霧劑有藥溶液、混懸液、乳液等組成,全球市場超過10億美元。它是急性呼吸道哮喘治療的金標準,同時擁有體積小、輕便、多劑量等優勢。在生產氣霧劑成品時,需要注意閥門、耐壓容器、驅動器的產品規格、材質、工藝等參數。對于氣霧劑產業化工藝,首先要對原料進行檢測,確保原料品質符合生產要求。其次是對原料的前處理并濃配。隨后將濃配后的溶液進行質量檢測并進行灌裝,待檢測合格后投入市場。邵奇分別從原料前處理、物料內控、魂和工藝、工藝驗證、灌裝工藝、存儲器穩定性檢測、設備相容性、質量控制介紹了在實際生產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因素。邵奇表示,除了上述生產關鍵因素外,相關文件的制定對于生產企業同樣重要,能否持續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相關文件不可缺少。
沈陽藥科大學 毛世瑞教授
報告題目:難溶性藥物肺部吸入制劑的設計與評價
毛世瑞介紹到,慢性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96.8%,呼吸系統慢病是第三大死亡原因。其中的哮喘和COPD的用藥以吸入劑為主,市場份額大約為總治療藥物的80%,并且吸入治療法已經成為這兩種疾病的一線基礎療法。對于難溶性藥物制劑,如何延長藥物在肺部滯留和降低全身暴露,人們常用混懸劑、脂質體等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在傳統解決方法外,團隊利用納米晶混合體系,研發了新型干粉吸入劑,增加了肺部滯留時間。通過研究穩定及性質對白藜蘆醇粒子肺部沉積及滯留行為影響和載體性質對Rg3粒子飛不趁機及滯留行為影響后,最后,毛世瑞介紹了難溶性藥物肺部吸入制劑的設計要點,包括藥物的有效肺部趁機、藥物的溶出及滲透性為、調控與巨噬細胞的作用、創新遞藥系統等。
大會閉幕現場
會旗交接儀式
中國顆粒學會理事長 朱慶山
在分論壇學術交流后,中國顆粒學會理事長朱慶山主持閉幕典禮,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竇曉亮作為贊助單位代表為閉幕式至閉幕詞。理事長朱慶山、陳運法頒發了2020年中國顆粒學會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青年顆粒學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氣溶膠青年科學家獎以及分論壇優秀報告將和墻報獎。
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竇曉亮
中國顆粒學會理事長 陳運法
本次大會頒發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青年顆粒學獎獲得者11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8人;氣溶膠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各分論壇優秀報告獎、墻報獎若干。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青年科學家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優秀博士生論文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青年顆粒學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20年度中國顆粒學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分論壇優秀報告獎及墻報獎
至此,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圓滿落下帷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舉辦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衰老生物學研討會。論壇以“衰老生物學”為主題,聚焦衰老領域國際前沿,探討學科熱點,促進國內外科技人才創新交流與合作。開幕式上,營養與健康......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生豬生產在我國畜牧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豬養殖和豬肉產品消費國,但還不是養豬強國,特別是生豬遺傳育種工作落后于歐美國家,急需在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上加大投入,實現“彎道超車”。今天......
7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科研團隊與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專利獨占實施許可簽約儀式。雙方將全力推......
7月3日,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辦,科技信息大數據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會上,知識產權創新科技服務云平臺“八月瓜”宣布,其旗下“創新大腦”已收錄全球178個國家超過1.91億條專利......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如何讓“科技之花”綻放得更絢麗?一份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文件,首次明確了科技金融的“施工圖”。這份《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強......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自強不息,科學報國。”這是鐘掘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鐘掘是我國機械專業領域首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女科學家。作為中南大學教授,她幾乎每天準時出現在中南大學的實驗基地。她雖已88歲,但精神矍鑠、充滿激......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幾年,規模定律依然有效,大語言模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6月14日,2024北京智源大會在京舉行。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在主旨演講中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作出最新判斷。他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