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05 10:59 原文鏈接: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造假問題出在哪兒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是判定藥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據。食藥監總局最近在一份發給各地食藥監局的通知中指出,該局在對部分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現場核查時發現,大部分試驗項目存在數據不真實、不完整、不規范問題,但這些項目之前卻都已經自查,并通過了當地食藥監局的核查。

      藥物臨床試驗弄虛作假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如何處理?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

      727個藥品注冊申請被主動撤回

      真實、規范、完整的臨床試驗,是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源頭保障,對其數據進行核查是藥品審批上市前的法定程序。但藥品注冊申請中的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甚至弄虛作假問題,到了亟須整治的時候。

      2015年7月22日,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在全國開展了被稱為“史上最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此次自查核查涉及公告發布前的1622個待審藥品注冊申請,其中新藥948個,仿制藥503個,進口藥171個。

      吳湞介紹,在企業自查階段,申請人要求撤回的注冊申請317個。此后,食藥監總局分兩批對部分生物等效性試驗項目進行核查,對臨床試驗數據存在不真實、不完整問題的24個注冊申請,做出了不予批準的處理。截至2015年12月14日,申請人主動撤回藥品注冊申請合計727個。未被批準和主動撤回的藥品注冊申請,占總數的46.3%。

      完整性和規范性方面的問題主要是部分臨床數據缺失,不足以做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判斷,而真實性問題則涉嫌造假,要嚴重得多。“真實性方面,包括編造數據、篡改數據、瞞報數據、原始數據無法溯源、試驗用藥品不真實等。”吳湞說,例如,進行對比研究的試驗制劑和參比制劑為同一制劑,瞞報嚴重不良事件、違背試驗方案的合并用藥等。“這類行為多數具有明顯的主觀故意性,嚴重危及申報上市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藥物臨床試驗過程缺乏監督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造假是很多國家都曾出現過的問題。30年前,美國一些制藥企業為搶先申報仿制藥,也曾出現過大量數據造假行為。美國藥監部門制訂了嚴厲打擊數據造假的政策,對仿制藥行業進行了徹底整頓。

      吳湞認為,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完整,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社會原因。我國現代制藥業起步較晚,歷史上藥品嚴重短缺,盡管后來解決了藥品可及性問題,但部分藥品質量與原研產品質量療效等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藥品研發基礎和臨床試驗管理監督都很薄弱,藥品審評力量也不足。

      “這還與整個社會對知識產權尊重不夠、對藥品臨床試驗者的勞動尊重不夠等有關系。”他說。不過,主要問題仍然出在藥品注冊申請人及其委托的臨床試驗機構身上。

      吳湞指出,一些藥品注冊申請人對臨床試驗過程不參與、不監督,有的授意或者默許臨床試驗造假。申請人委托的臨床試驗機構對試驗行為沒有履行相應的監督責任,有的甚至成為規避監管、弄虛作假的“教唆者”。

      此外,臨床試驗研究者違反有關規定,沒有將試驗中的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地載入病歷和病歷表中,甚至篡改數據。而藥品監管部門對臨床試驗現場檢查流于形式,并未及時發現問題。

      藥物臨床研究亟須提高試驗管理水平

      盡管數據不真實屬于臨床試驗中很嚴重的問題,“但在實際處理中不會一律認定為故意造假。”吳湞特別強調,要嚴格區分數據“不真實”和“不規范、不完整”兩類性質不同的問題。數據不真實問題,屬于主觀故意的,必須嚴肅查處。

      本著“嚴懲故意造假,允許規范補正”的原則,各地對臨床數據的核查將不追求藥品注冊申請的撤回數量,是否撤回由申請人、臨床試驗機構在自查基礎上自行決定。各地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要在2016年1月10日前完成自查,并將由所在省食藥監局進行核查。

      針對省局核查“不細致”“核查質量不高”等問題,食藥監總局將繼續組織核查,若發現試驗數據有問題,將同時追究未能有效履職的省局核查人員的責任,并公開處理結果。“加強對臨床數據的核查要成為常態,凡是待審評上市的藥品必須逐一開展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吳湞說,但要杜絕臨床試驗數據弄虛作假問題,還須加強臨床試驗管理。

      據悉,食藥監總局將聯合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臨床試驗培訓工作,提高臨床試驗管理和研發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科研行為,藥物臨床試驗具有較高風險,且會占用承擔試驗工作的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需要有合理的報酬。食藥監總局核查發現,試驗數據存在問題的,很大一部分是收費低、試驗項目多的臨床試驗機構。因此,吳湞建議加強對臨床科研人員和臨床試驗機構的支持。“既要使科研人員有合理的收入,參試患者有合理的補償,又要考慮醫療機構機會成本的補償,這樣才能把臨床研究作為科學技術產業發展起來。”

    相關文章

    用藍血做藥物測試的時代即將結束嗎?

    據《科學》報道,一個美國制藥組織發布了一項提案,可能有助于結束數十年來美國東海岸的捕鱟放血行為,這種行為旨在獲取一種用于藥物安全性測試的蛋白。日前,一個幫助制定行業檢測標準的非政府組織——美國藥典(U......

    藥物納米技術

    藥物納米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米尺度(尺寸在1到100納米之間)的材料和技術來設計、制備和傳遞藥物的方法。納米技術在藥物研發和制造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因為它可以顯著改善藥物的性能,提高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

    藥物的制劑

    藥物的制劑是指將活性藥物成分以及輔助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混合,制成具有一定藥效和適合給藥途徑的藥物制備形式。不同的給藥途徑和藥物特性需要不同的制劑形式,以確保藥物在體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

    藥物的發酵技術

    藥物的發酵技術是一種利用微生物(通常是細菌、真菌或酵母等)來生產藥物的方法。這種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能力,將合成過程放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中,從而生產出目標藥物。藥物的發酵技術在藥物工業中是一種重......

    藥物的分離與純化

    藥物的分離純化是從合成或天然來源中獲得的藥物混合物中,將目標化合物純化為高純度的過程。這是藥物研發和制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高純度的藥物確保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藥物的分離純化通常涉及以下一般步驟......

    藥物的提取

    藥物的提取是從天然來源(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等)中分離出藥物的活性成分的過程。天然來源中含有許多化合物,而藥物的活性成分通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提取過程的目標是從復雜的混合物中分離出目標化合物,并......

    治療性蛋白藥物表征應用文集

    雙特異性抗體,單克隆抗體(mAb),ADC,融合蛋白是高速發展的生物制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在過去十幾年中明顯改變了生物技術和生物制藥產業。新型蛋白生物藥是診斷和治療許多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心......

    生成式AI加速抗病毒藥物開發,提高藥物發現潛力

    新興藥物靶蛋白的抑制劑發現具有挑戰性,特別是當靶結構或活性分子未知時。IBM研究院、牛津大學和DiamondLightSource公司的合作團隊,通過實驗驗證了深度生成框架的廣泛實用性,他們的框架在蛋......

    280萬!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2023年06月政府采購意向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3年06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需求概況落實政府......

    《新藥獲益風險評估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

      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藥物臨床研發和評價中的獲益-風險評估,提供可參考的技術規范,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新藥獲益-風險評估技術指導原則》(見附件)。根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