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鈣素原(PCT)對全身細菌性感染診斷和鑒別,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判斷比C-反應蛋白(CRP) 和各種炎癥反應因子更敏感、更具有臨床實用價值。
1、高敏感性與特異性
PCT在細菌感染特別是膿毒血癥方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達95%以上,尤其是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血癥性休克的診斷特異性高達100% ,PCT在血漿中出現最早,在全身細菌感染患者血漿中濃度的升高比CRP及其它炎性因子出現都早,2小時即可檢測到,6小時急劇上升,8-24小時維持高水平。而CRP在8-12小時后才緩慢升高。
2、觀察療效及預后判斷
PCT在血漿中存在時間短,半衰期為22-29小時,在體內外穩定性好,不易被降解,而且PCT的檢測不受臨床用藥的影響(OKT3除外),與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動態觀察血漿中PCT濃度的變化能更好地判斷預后和療效觀察。而CRP相對而言半衰期較長,恢復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時間較長,不適于預后和療效的觀察。
3、不受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影響
當機體處于嚴重的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癥時,即使患者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或尚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血漿中PCT的濃度可見明顯升高,且其增高程度與感染的嚴重呈正相關,而CRP雖是常用的全身炎癥反應的早期指標之一,但當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時,血漿中的CRP濃度不升高。
4、全身與局部細菌性感染的鑒別
PCT在細菌感架特別是膿毒血癥、革蘭陰性桿菌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時常顯著增高,且其增高的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在外科手術后,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部感染,PCT、CRP、細胞因子等都可以增高,但當繼發全身感染時,PCT呈明顯增高,而CRP、細胞因子等反而下降。故CRP、細胞因子水平的變化與感染嚴重程度并不一致。因此,對于全身性的感染,PCT是一個更具特異性的指標。更多的研究表明,結合CRP和PCT測定可使診斷感染的敏感性提高。
5、鑒別診斷腫瘤是否有繼發感染
多數良惡性腫瘤患者血清PCT濃度在正常范圍或輕度升高,當并發感染,尤其是全身性感染時則PCT明顯升高。當出現炎性包塊時,PCT的陽性率高達100%,且升高幅度明顯,達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
6、新生兒敗血癥高度特異性的指標
敗血癥患兒血漿PCT升高早于體溫、白細胞計數及CRP 等指標的變化。故被用作全身嚴重感染或敗血癥時的一個重要的早期觀察指標。敗血癥休克患兒入院時降鈣素顯著增高, 與器官衰竭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相關, 治療24 小時后降鈣素水平下降提示預后較好。
7、指導抗生素使用
大多數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而不是由細菌引起的,但病毒可損傷呼吸道從而引起繼發性感染。PCT濃度的測定可幫助醫生確定呼吸道感染病人是否需要抗生素,以減少臨床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據瑞士巴塞爾醫院Mullerd在Lancet(2004 363:9408)上的報道,當PCT<0.25μg/L時,不主張或限用抗生素,如PCT≥0.25μg/L或≥0.5μg/L時則主張使用抗生素。
PCT是一種蛋白質,當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癥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它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過敏和病毒感染時PCT不會升高。局部有限的細菌感染、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不會導致其升高。細菌......
檢驗科小王接到了咨詢電話“炎癥檢查降鈣素和C反應蛋白哪個指標更好?”小王一頭霧水,八竿子打不著的項目怎么選擇?后來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混淆了降鈣素原與降鈣素這兩檢測指標。這兩個檢測指標從字面上真的很......
導讀:該儀器通過檢測一個叫血清降鈣素原的分子是否出現在病人的血液中來判斷感染的類型。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物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人類健康受到的威脅在不斷增加。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導致耐藥性,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