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原理
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門新興的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基因組結構研究、染色體精細結構變異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類產前診斷、腫瘤遺傳學和基因組進化研究待許多領域。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標記單鏈核酸為探針,按照堿基互補的原則,與待檢材料中未知的單鏈核酸進行異性結合,形成可被檢測的雜交雙鏈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體上是沿著染色體縱軸呈線性排列,因而可以探針直接與染色體進行雜交從而將特定的基因在染色體上定位。與傳統的放射性標記原位雜交相比,熒光原位雜交具有快速、檢測信號強、雜交特異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點,因此在分子細胞遺傳學領域受到普遍關注。
雜交所用的探針大致可以分類三類:1)染色體特異重復序列探針,例如α衛星、衛星III類的探針,其雜交靶位常大于1Mb,不含散在重復序列,與靶位結合緊密,雜交信號強,易于檢測;2)全染色體或染色體區域特異性探針,其由一條染色體或染色體上某一區段上極端不同的核苷酸片段所組成,可由克隆到噬菌體和質粒中的染色體特異大片段獲得;3)特異性位置探針,由一個或幾個克隆序列組成。
探針的熒光素標記可以采用直接和間接標記的方法。間接標記是采用生物素標記DNA探針,雜交之后用藕聯有熒光素親和素或者鏈霉親和素進行檢測,同時還可以利用親和素-生物素-熒光素復合物,將熒光信號進行放大,從而可以檢測500bp的片段。而直接標記法是將熒光素直接與探針核苷酸或磷酸戊糖骨架共價結合,或在缺口平移法標記探針時將熒光素核苷三磷酸摻入。直接標記法在檢測時步驟簡單,但由于不能進行信號放大,因此靈敏度不如間接標記的方法。
實驗用具及材料
相關溶液的配制
1)20×SSC:175.3g NaCl,88.2g檸檬酸鈉,加水至1000mL(用10mol/L NaOH調pH 至7.0)。
2)去離子甲酰胺(DF):將10g混合床離子交換樹脂加入100mL甲酰胺中。電磁攪拌30min,用Whatman l號濾紙濾。
3)體積分數70%甲酰胺/2×SSC:35mL甲酰胺,5mL 20×SSC,10mL水。
4)體積分數50%甲酰胺/2×SSC:100mL甲酰胺,20mL 20×SSC,80mL水。
5)體積分數50%硫酸葡聚糖(DS):65oC水浴中融化,4oC或-20oC保存。
6)雜交液:8μL體積分數25%DS,20μL 20×SSC混合。(或40μL體積分數50%DS,20μL 20×SSC,40μL ddH2O混合)取上述混合液50μL,與5μL DF混合即成。其終濃度為體積分數10%DS,2×SSC,體積分數50%DF。
7)PI/antifade溶液
PI原液:先以雙蒸水配置溶液,濃度為100μg/mL,取出1mL,加39mL雙蒸水,使終濃度為2.5μg/mL。Antifade原液:以PBS緩沖液配制該溶液,使其濃度為10mg/mL,用0.5mmol/L的NaHCO3調pH值為8.0。取上述溶液1mL,加9mL甘油,混勻。
PI/antifade溶液:PI與antifade原液按體積比1:9比例充分混勻,-20oC保存備用。
8)DAPI/antifade溶液:用去離子水配制1mL/mg DAPI儲存液,按體積比1:300,以antifade溶液稀釋成工作液。
9)封閉液I:體積分數5%BSA 3mL,20×SSC 1mL,ddH2O 1mL,Tween20 5μL混合。
10)封閉液II:體積分數5% BSA 3mL,20×SSC 1mL,goat serum 250μL,ddH2O 750μL,Tween20 5μL混合。
11)熒光檢測試劑稀釋液:體積分數5% BSA 1mL,20×SSC 1mL,ddH2O 3mL,Tween20 5μL混合。
12)洗脫液:100mL 20×SSC,加水至500mL,加Tween20 500μL。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貝類種質創新上取得重要突破,創制出全新的正反交牡蠣異源四倍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Aquaculture。牡蠣是我國產量最大的海水養殖貝類,2022年產量......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1991202、31830004、32122014、32070854)等資助下,北京大學瞿禮嘉教授、鐘聲副研究員團隊在植物通過有性生殖實現遠緣雜交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
雜交在生物進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雜交可重組現有的遺傳變異,并通過自然選擇塑造出新物種。已有研究表明,近緣種間的雜交通常發生在分布重疊區,但科學家尚不清楚生態環境條件如何影響雜交的發生。近日......
近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單位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入選2023年國家超級稻。據悉,品香優秱珍是通過不育系“品香A”和恢復系“秱珍”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其中......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2023年5月19日,由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簡稱“檢測中心”)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島津”)聯合舉辦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島津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暨代謝組......
馬鈴薯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但對育種家來說,培育優質馬鈴薯品種是個難題。北京時間2023年5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
作物的雜交后代比它的雙親表現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強的抗逆性、更高的產量,這就是雜種優勢。百余年來,遺傳學家一直在苦苦探尋其背后的遺傳學機理,尋找能讓后代比雙親更“杰出”的基因位點,卻難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7月7日,“2021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陶大云團隊歷時二十余年攻關,首次利用非洲栽培稻資源培育出國際上首個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粳型水稻新品種“云稻一號”。該團隊......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孔宏智團隊應邀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和闡述了花瓣發育和復雜化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提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