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除了勤奮之外,還必須要有眼光,能抓得住機會。
10年前,醫藥產業帶來機會成就了現在的大佬,他們獲得了其第一桶金。現在,醫藥行業里面機會在哪里呢?
過去的機會是:
1、傳染性疾病和感染帶動的臨床抗生素全面無限制使用,當然也造成了現在從成人到兒童的普遍耐藥和政府出手補救性舉措,即全面限抗。
2、濫發批文的特殊時期下打著藥物創新旗號的中成藥注射液“神藥”君臨天下,當然我不是反對這劑型,因為我也沒證據證明其有效無效,在這只是說現象。
3、發改委定價加省際招標下帶來的高空間中標和沒有嚴格限制的醫保制度,老齡化尚未到來再加上市場多樣需求暴發與GDP穩定增長所帶來的高增長市場都讓人喜笑顏開。多說一句,中國人的醫療需求至今都是與消費能力掛勾的,其次才考慮疾病譜的事。現在呢,又都在填往日埋下的坑。
這三個機會點,不分外企國企,當時都被抓住了,而且抓得很好。現在,這三個機會已用盡,到了歷史終結之時,看看國家十三五規劃中醫療版塊的內容,再看看三明,不必多說再說。
到這,我們都應該知道,想在醫療行業功成名就,你必須學會抓機會,這是我們每一個醫藥人都該具有的原始本能,地都要沒了還往哪里去勤奮?
那么,對于身處這行業中的每一位醫藥人而言,這么困難的局面下現在還有我們成功的機會嗎?有!
要抓得住機會,先要理清政策、看清市場走勢,機會其實無處不在,只是要你不犯困,還有,只要你真有足夠獲取成功的欲望。
現在的機會是:
第一、藥店市場
醫保控費導致的量價齊跌巳成事實不用想了,但這只是醫保市場。非醫保市場近十年來每年以近17%的增速突飛猛進,即有社會效益,又取得了經濟效益。
比如創新腫瘤藥物在DTP模式下,比如基因檢測在臨床推廣模式下,據筆者了解的國內一家基困檢測企業,一年營收二十幾億,而這還是國內大盤的冰山一角。
這些都是大生意啊,于個人有什么用?NO!賣白菜是生意,賣飛機大炮也是生意,除了所獲高低,需求本能沒有什么不同。國家有國家的意圖,醫院有醫院的打算,醫生有醫生的隱憂,患者有患者的需要,快速篩查、便攜式檢測、院外處方等在這都是新興生意,就看你的資源在哪一項,而你又挑了哪一樣。
第二、基層市場
城市等級醫院的各種限制處方,但這只是城市等級醫院,國家關了大門的同時開了好幾個通道,典型的如分級診療。大病不出縣,直接導致縣級向城市三級打造,基層首診加轉診制度帶來以醫聯體切入的社區大發展,統一用藥目錄和專家坐診,再加上醫保報銷向基層優惠,筆者有朋友專注廣東基層3年從6000萬躍升至7個億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那我們有什么生意可做呢?醫聯體、院外處方、OTC都是生意的通道,只是我們需要的是確實可行的切入點和可實操落地的行動方案,這很稀缺,但并不代表沒有,需要的是把整個利益鏈重新架接起來,先謀劃怎樣合理分錢,因為分好了錢才能賺到錢這是最樸素的市場真理。
第三、中醫藥
中醫藥尤其中藥在城市等級醫院受打壓,這是事實,可一致性評價讓化藥面臨更嚴重的生死大考。大力發展中醫藥是國策,現在尚未起勢是國家要先從提升標準做起,解決看不清道不明長期中藥執行仿西藥標準的根本性問題。但同時醫生多點執業、放開醫師自辦診所等諸多利好政策卻是實實在在先落在中醫身上的。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國家為為什么要發展中醫中藥?倒過來回答,最直接的是因為要發展中醫,必須先解決毛與皮關系的中藥,而發展中藥是能直接帶動解決土地和農民收益問題的,這于國是牽一發動全身的好事,化藥解決不了這。
而脫離了醫院桎梏的中醫師們,又面臨據調查國人50歲以上人群年齡每增長5歲對中醫中藥的信任和接受度又提高10個百分點的巨大市場。國家鼓勵發展適宜推廣的中醫器械,而藥械一體自古都是中醫中不可缺少的良方,巳經沒落太長時間了,現在迎來最好的大發展時期。
這幾年各地中醫館的火暴與院內強勢中醫的鳳毛麟角形成了巨大差異,但在院內的中醫科和院外的中醫館包括社區,恰恰是傳統中藥飲片和現代免煎顆粒這近10年來蓬勃發展的主戰場,現在所謂的綠色療法在社區里又開始火熱得不得了。
那這里還有什么生意機會呢?想知道機會在哪里,先要搞清需求是什么,而這些市場,當下最需要和渴求的是簡單易行可復制的技術!
第四、移動醫療
互聯網+醫療也罷,醫療+互聯網也罷,我們無需去爭辯誰加誰,本質上是各取所需而巳,結果是加在一起對雙方都是利好。提到互聯網不得不說移動醫療,在筆者看來,其真正現實的解決長期沒有好的贏利模式問題,在分級診療下倒變得務實不務虛。
大家都擔心其前景生死未卜,筆者倒很放心。市場如不是現成的,那就培養甚至砸出一個市場來,消費者永遠是求新求奇希望得到更好,好到能超越其想不到最好,看阿里就該有信心,醫生經濟必將崛起!
而我們個人在其中有什么生意可做呢?對,筆者講的是個人。所需條件很簡單,無論你原來做的是什么科室或什么產品,都對你原來的業務沒有沖突,都可以并行開展,不僅這樣還讓你多了件與原竟爭對手具有排它性的上量利器。
現在你多年的良好客情關系終于可以增值性的派上用場了,你只需要有幾個關系好技術強的醫生朋友就好,就可以開干了,因為這是互聯網時代,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資源無邊界供享人人可利用。
第五、醫學3D應用
多科學的進步總是超越臨床醫學的發展,創新藥物也總是珊珊來遲。而當下的臨床創新在全科學發展成果帶來的技術和工具的幫助下,卻顯得進步神速又現實可期。當下醫院臨床最火熱的當屬醫學3D打印技術在醫院全科領域的跨步發展!
比如可降解支架,比如金屬可替代植入物,更別提巳獲得總局生產銷售批文的各高端產品,和在各一線城市取得收費標準的模擬手術,手術導板這樣最基礎初級的3D技術和工具應用了。
3D打印聽上去好高端好遙遠的事,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這其中我們又有什么生產可做呢?醫療行業的生意一直是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你不知道,所以生意到了你面前你也因茫然而讓它百花落去水自流,還是要點醒。
說幾個最簡單的,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即將畢業走上求職路的大學生嗎?人皆有愛美之心,更別提花點錢提升心儀企業或崗位的面試官加分謀個好工作呢,還有青少年、老人的個性需求等等。
你對你的牙齒滿意嗎?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出于疾痛或為轎正美白牙齒而紛紛走進醫院口腔科和街面的專科門診嗎?我只知道協和一個月要定制近萬顆牙齒,而一個普通大街上的口腔門診一個月也有近百顆收費高昂的牙齒要定制。
按照原來的技術,僅只通過使用牙套轎正牙齒,讓其美觀好看些,花費普遍需要兩萬元以上,周期半年以上。但現在好了,運用3D打印技術,我們只需要幾千元,周期是原來的四分之三,效率是原來的1000%,舒適度和便利性是原來的一倍多!
這是個科技創新推動個人創業的時代,關于3D的生意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說了,但據筆者了解至少有五項是只要你個人擁有點醫生資源就可以做成生意的。現在面臨的現實是你客戶尚不知如何做,你競爭對手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時,你做你先贏!
最后的機會是:
看了太多多年勤奮在一線的代理商和代表在醫療市場上苦打拼而不得志了,尤其在當下更是郁悶。行文到此,回到一話廣為流傳的事,這是個最糕糟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它確實給了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但需要我們先認清和抓住機會才能成事。
大家都認可當下和未來都不是一個人靠單打獨斗能成功的時候了,那么,前述的種種生意機會需要全套可實操可持續,合法合規高贏利的落地方案,只等你來一起成功!
國家醫療保障局2018年成立以來的第四輪醫保準入談判11日落幕。此前的三輪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已累計為患者減負1700億元,受益患者達1億人次。與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齊頭并進的“降藥價”舉措,是組織國家藥......
“美國內務部近期通過了一個法案,把生物醫藥的國外投資納入到特別管轄范圍內。”10月19日—21日,由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上,美國聯邦政府醫療官、原美國食品藥品監......
“美國內務部近期通過了一個法案,把生物醫藥的國外投資納入到特別管轄范圍內。”10月19日—21日,由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上,美國聯邦政府醫療官、原美國食品藥品監......
為加快推進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國家總局及省局技術審評優勢互補,共同推進藥品技術審評能力建設,5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審中心與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總局副局長孫咸......
要成功,除了勤奮之外,還必須要有眼光,能抓得住機會。10年前,醫藥產業帶來機會成就了現在的大佬,他們獲得了其第一桶金。現在,醫藥行業里面機會在哪里呢?過去的機會是:1、傳染性疾病和感染帶動的臨床抗生素......
要成功,除了勤奮之外,還必須要有眼光,能抓得住機會。10年前,醫藥產業帶來機會成就了現在的大佬,他們獲得了其第一桶金。現在,醫藥行業里面機會在哪里呢?過去的機會是:1、傳染性疾病和感染帶動的臨床抗生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更好服務惠民生穩增長。他強調,醫藥產業發展首先是“民生需要”,同時也是“發展需要”,要把加快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制藥、生物科技領域近年來并購風起云涌。輝瑞以1600億美元收購艾爾建,成為至今醫藥界史上最大的并購案;國內綠葉醫療集團收購HealtheCare,也刷新了中國藥企海外并購金額的紀錄。呈現高度集中態勢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更好服務惠民生穩增長;確定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發揮傳統醫學優勢造福人民;決定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進外貿轉型增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更好服務惠民生穩增長;確定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發揮傳統醫學優勢造福人民;決定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進外貿轉型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