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鐘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下設“青年創新獎”、“產業創新獎”、“區域創新獎”三大類,共授予20位優秀科技工作者。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捐資創立的、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杰出科技工作者為宗旨的科技獎勵基金.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杰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獎牌、獎金100萬港元;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20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
52位獲獎人中,男性47人,女性5人.最年長的84歲,最年輕的年僅37歲,平均年齡約55.6歲,較前兩年有所降低.兩院院士獲獎人數占總數的34%,非兩院院士獲獎人數占總數的66%,中青年科學家成為主體.“青年創新獎”獲獎人數占創新獎總數的40%。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者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100萬港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獎者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20萬港元。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020年度獲獎人名單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鐘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共有52位中國科學家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鐘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
11月18日,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經濟作物害蟲監測與防控團隊首席專家陸宴輝研究員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陸宴輝是中國農科院“80后”博導,也是中組部“......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本著愛祖國、愛科學、愛人才的高尚情操,胸懷“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中國的獎勵基金,獎勵中國的杰出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愿景,共同創建的香港社會......
2018年11月06日,備受關注的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在北京頒獎。本年度共有56位科學家獲獎。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張彌曼院士,獎金為100萬元港幣。此外,張統一等37名科學家榮獲“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今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獲得了2018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基金獎。譚蔚泓院士據悉,何梁何利基金是在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下,在科......
日前,何梁何利基金本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年度共評選出16個“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馮仲科榜上有名,成為林業系統唯一獲獎者。他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北京市自然科......
800多名院士曾獲何梁何利獎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港幣4億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通過獎勵取得杰出成就......
10月25日,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本年度共產生“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4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6名。本年度的獲獎情況有幾個特點:一是國防科技領域重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