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5-03 10:10 原文鏈接: 《自然》:全球變暖將會暫停十年

    洋流的改變可能暫時性地抵消了溫室效應

    全球氣候變暖將開始“中場休息”,時間大約是10年。
     
    這是全球首個十年期氣候預報。德國研究小組聲稱,全球平均氣溫與正常水平相比仍將會持續偏高,但21世紀頭7年所呈現出的氣溫不再進一步升高的勢頭,很可能還將再持續10年。


    這是位于北極附近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條冰川(8月23日攝)。自1966年以來,這條冰川已縮減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極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氣候變暖速度的兩倍,這對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 新華社/法新社

    洋流改變抵消溫室效應
     
    德國研究小組的努力是世界范圍內首次正式發布的十年期氣候預報。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為什么會有這種結論?研究小組稱,海洋洋流的自然改變有可能會暫時性地抵消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影響。
     
    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科學家湯姆警告說,這項預測“非常大膽”。
     
    即使沒有全球變暖,十年期的氣候變化也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舉例來說,這種變化被認為可能會導致颶風季里颶風密度的升高或降低,又或者是長期干旱的重復發生。研究者說,僅此就使得這一十年期的氣候預報具有極高的價值。而由于與百年期的氣候預測使用的都是同樣的計算機模型,因此相對后者,十年期這種更短期的預測更加現實。
     
    結論:太平洋地區溫度不變

     
    這一建立氣候模型的最新努力來自于德國萊布尼茲海洋科學研究所和漢堡的馬克思·普朗克氣象研究所。但他們在其全球模型中所使用的是一種相對非傳統的方法。
     
    但是,一些研究者認為,對于十年期的氣候預測,大氣的變化顯得過于迅速而沒有多大用處。德國研究小組則希望利用變化速度更慢而規模更大的洋流模型以及它與大氣的相互作用來取代。
     
    研究小組發現,在引入海洋溫度測量后,這一模型預測氣候變化的能力有力顯著的提升。結果是:在未來十年,歐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區表面溫度將會出現輕微的下降。同時,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洋溫度將不會出現較大的改變。總體上,這將導致一段時期全球平均氣溫的相對穩定。
     
    氣候變暖仍是大趨勢
     
    去年,英國哈德利中心氣候預測和研究小組提出了他們自己的十年期氣候初步預測。除了所謂未來自然條件“難以預測的變化”和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陽光浮塵等,這個小組將海洋和大氣條件綜合作為了他們研究的基礎。而他們最終的預測是:自然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將抵消全球變暖,雖然他們同時也預計氣候將會持續變暖。至少在2009年之后的5年里,有可能打破目前最熱年份的記錄。
     
    這兩個小組都承認,這樣的模型要真正投入使用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舉例,研究者希望能夠獲得5000米深處的海洋溫度測量。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談論這些預測有多大用處還為時過早。
     
    (《自然》(Nature),453, 84-88,N. S. Keenlyside,E. Roeckner)
     
    更多閱讀(英文)

    《自然》發表論文摘要

    相關文章

    突破危險的界限——氣候臨界點究竟是什么?

    氣候臨界點是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氣候風險。關于氣候臨界點,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曾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一葉在水面上漂浮的獨木舟開始傾斜進水的時候,尚能保持平衡......

    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歸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事件歸因為何?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尹寶樹團隊在該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學領域Top期刊《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 據介紹,&nb......

    今年我國氣候狀況怎樣

    “國家氣候中心對今年國家總體氣候狀況初步研判認為,今年全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然呈現出多發強發的態勢。”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我國南方地......

    多米諾效應:亞馬孫雨林被毀致青藏高原升溫

    當巴西亞馬孫雨林的一棵樹木被砍倒,萬里之外青藏高原的一片積雪可能就會因此消融。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一張精致的生命之網,每個部分都互相影響著并將之反映到整體層面,共同創造出一曲相互依存的“交響樂”。世界因相......

    2022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專家詳解未來趨勢

    6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22年度《中國氣候公報》。該報告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完成,全面分析了2022年中國基本氣候概況、氣候系統監測狀況以及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綜合......

    先鋒報告顯示我國港口與航運迎來綠色低碳轉型期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

    第二屆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壇舉行

    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碳中和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教席(籌)共同承辦,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

    零下40℃!“極寒炸彈”席卷北美

    圣誕節周末,美國卻迎來冬季風暴,一場來自北極的冬季風暴襲擊北美大部分地區,導致美國、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等地氣溫驟降,其中部分地區的溫度已下降至零下40攝氏度。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密歇根州,街燈和大......

    大果咖啡或可“東山再起”保障未來咖啡供應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植物》最新發表一篇關于咖啡作物品種的學術評論稱,曾被評為貿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種、但后來被認為在商業上失敗的利比里亞種(C......

    這里垃圾堆積成山,廢棄衣物200年才能降解

    據央視財經報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素有世界“干極”之稱,以其獨特的氣候條件聞名世界。不過,阿塔卡馬沙漠在智利境內的部分區域卻飽受垃圾的困擾,當地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