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出現了多種“大腦地圖”,每一種都關注不同的大腦過程,從新陳代謝到認知功能。雖然這些地圖很重要,但單獨使用它們會限制研究人員從中得出的發現。
現在,來自蒙特利爾神經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和其他研究人員在一個地方匯集了40多張現有的大腦地圖。這個被稱為神經圖譜的數據庫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不同大腦區域、空間尺度、模式和大腦功能之間的關系。該數據庫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空間來查看每張地圖的相互比較,并評估這些比較的統計意義,以幫助研究人員從隨機模式中區分有意義的相關性。神經圖譜數據庫還有助于標準化跨圖譜的代碼,以提高結果的可重復性。
科學家們在《Nature Methods》雜志上發表了這項研究“神經圖譜:腦圖譜的結構和功能解釋”,并在github上公開了他們的數據。
“成像技術越來越多地用于生成大腦結構和功能的高分辨率參考地圖。將實驗生成的地圖與這些參考地圖進行比較有助于跨學科的科學發現。盡管最近的數據共享計劃增加了大腦地圖的可訪問性,但數據經常在不同的坐標系中共享,阻礙了系統和準確的比較,”研究者寫道。“在這里,我們介紹了神經圖譜,一個用于訪問、轉換和分析大腦結構和功能注釋的工具箱。我們實現了在四個標準坐標系之間生成高質量轉換的功能。工具箱包括策劃的參考地圖和人類大腦的生物本體論,如分子、微觀結構、電生理、發育和功能本體論。通過一套空間自相關保留零模型,可以實現對地圖與地圖相似度的可靠定量評估。神經圖譜將開放獲取的數據與透明的功能相結合,用于標準化和比較大腦圖譜,為人類大腦的全面結構和功能注釋豐富分析提供了系統的工作流程。”
“最終,我們希望神經圖譜將為人類大腦圖譜的分析增添火花,并增加具有不同研究興趣的人對數據和軟件工具的可及性,”博士生、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Justine Hansen說。“隨著該領域生成新的大腦圖譜的速度持續增長,我們希望神經圖譜將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套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理解這些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關于人類大腦的什么。”
從27歲成為臺積電的基層工程師,到32歲成為最年輕的項目主管經理,再到35歲出國做博士后,直至37歲出站后成為香港大學最年長的助理教授,沒有“人才帽子”的馮憲平如今已是香港城市大學工程學院的副院長。就......
近年來偽狂犬、猴痘等病毒從動物向人類外溢引發新發傳染病甚至全球大流行的頻率正在顯著增加如何精準預測和預報動物源新發傳染病是關系綠色健康養殖與公共衛生防控的重要科學問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粟碩教授團隊與......
乙酰膽堿通過廣泛的膽堿能神經支配調節多種認知功能。然而,特定的膽堿能亞群、回路和識別記憶的分子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2024年8月26日,清華大學魯白及首都醫科大學YangFeng共同通訊在Nat......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張晴丹當平常夫妻都在討論柴米油鹽時,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李聽昕和劉曉雪這對科研眷侶的畫風卻是這樣的:“實驗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呢?我們一起研究一下。”學術圈里的“夫妻檔”很常見,但......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曹原及合作者今年8月21日在《Nature》發文《On-chipmulti-degree......
你或許對多巴胺有所耳聞,它被譽為“快樂激素”,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化學信使,負責傳遞愉悅感。通常,大腦依靠一種名為多巴胺轉運蛋白(DAT)的蛋白質來管理多巴胺的濃度,確保我們不會對每一次體驗都產生過度的......
竇賢康成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掌門人”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推出了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和職業早期科學家——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員——改革舉措,包括拓展“杰出青年科學基金”(DYS)項目,該......
2024年8月2日,國際高水平期刊《NatureWater》刊發了北京工業大學彭永臻院士團隊最新研究成果《Elementalsulfur-sideritecompositefillerempowers......
歷時8年,歷經100多次實驗失敗后,孟穎團隊終于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無負極鈉固態電池。在此之前,鈉電池、固態電池和無負極電池都已經出現,但沒有人能夠成功地將這三種想法結合起來。這種新型電池結構穩定、安全......
超導體因巨大應用潛力備受關注尋找新型高溫超導體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Nature剛剛發布復旦最新成果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教授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