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已經證實我們的銀河系可能有數十億顆行星,它們在不同的恒星周圍繞轉,具有各種有趣的性質。2019年,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CHEOPS)發射升空,它主要關注太陽系外行星的分布以及行星特性。2020年,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奇特的小行星LTT9779 b。它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亮的系外行星,反照率達到了驚人的80%。但LTT9779 b很靠近恒星,其表面溫度高達2000℃,理論上很難生成用于反光的云層,因此它的高反照率一直令天文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研究人員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一個解釋。CHEOPS多次觀察了LTT9779 b的凌日情況,并測量了來自恒星和行星的組合光,以此推斷出LTT9779 b的真實亮度。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提出LTT9779 b的大氣層中硅酸鹽和金屬蒸氣含量可能超飽和,因而形成了鏡子般的金屬云,甚至產生了鈦雨。這個假說良好地解釋了LTT9779 b的高反照率。如果哈勃空間望遠鏡和韋布空間望遠鏡會進一步觀測這顆行星及其大氣層,或許可以為天文學家提供更多關于LTT9779 b的信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特任教授王文忠與多位國際學者合作,探究了類地行星增生演化過程中的同位素分餾,發現了地球在早期吸積階段便已積聚足夠多的揮發性元素,而吸積形成的星胚熔融揮發進一步重......
天文學家已經證實我們的銀河系可能有數十億顆行星,它們在不同的恒星周圍繞轉,具有各種有趣的性質。2019年,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CHEOPS)發射升空,它主要關注太陽系外行星的分布以及行星特性。202......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之所以流浪,是因為天文學家發現太陽開始急速老化膨脹,并將吞沒地球。這不只是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橋段,事實上,當太陽走到生命盡頭時,它的確會膨脹到目前大小的100倍,吞噬地球。......
英國《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最新天文學研究指出,位于貧金屬恒星宜居帶的行星,可能是搜尋潛在生命的最佳地點。高水平紫外(UV)輻射可能會破壞不同形式生命的基因組。大氣氧和臭氧保護著地球生物圈免受來自太陽......
“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這道哲學命題,開啟了人類對系外行星與地外文明的探索。許多仰望星空、對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過“地外文明是否存在”這個問題。1977年11月16日,科學家曾“......
“我們的研究成果,挑戰了天文物理領域的經典理論!”1月19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超團隊與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研究人員合作的一項重大成果。研究認為“恒星初始......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KevinStevenson和JacobLustig-Yaeger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一顆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93.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劉霞)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20日出版的《科學進展》雜......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太陽系模型的話,也許會注意到太陽、行星、衛星和小行星都大約處于同一平面上。但為何會這樣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到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太陽系當時......
美國宇航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是全球首個針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測試。近日,瑞士伯爾尼大學和國家行星研究中心(NCCR)的科研人員發現,DART航天器撞擊目標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