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2-30 10:53 原文鏈接: 丁奎嶺院士:合成更美好的未來世界

       “合成化學在現代化學中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它還將繼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這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日前在東方科技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丁奎嶺強調,合成化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最顯著特點就在于它具有強大的創造力,不僅可以制造出自然界業已存在的物質,還可以創造出具有理想性質和功能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質。

      丁奎嶺從合成化學與健康、農業、生命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密切關聯,闡述其基礎與核心地位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他認為,盡管目前合成化學已經達到了空前的成熟水平,無論分子多么復雜,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人們總會順利合成獲得。

      “合成化學通過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產生出了越來越多的跨學科前沿交叉新領域,為合成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合成化學本身在不同時空尺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因此,合成科學需要更高水平的科學創造力,以探索其無限的可能性。”丁奎嶺說。

      在丁奎嶺看來,揭示分子轉化中化學鍵活化、斷裂和重組的本質規律,是合成化學實現科學原始發現和技術源頭創新的根本出路,發現新反應、創制新物質、實現新功能是合成化學的根本任務。

      丁奎嶺說,合成科學的主要任務是功能分子創制,是多個基礎和應用學科領域的基石,“功能分子創制主要依靠合成化學和合成生物學的手段實現。”他進一步解釋說,前者的優勢在于可設計性強、靈活多變,善于運用簡單的催化體系和反應試劑構建復雜分子,且不局限于自然界存在的官能團和結構基元,能夠獲得自然界稀缺的分子。后者的優勢則在于理解、利用并改造細胞合成工廠,對特定目標分子的合成效率極高,成本較低,且復雜目標分子的結構愈復雜,其優勢愈明顯。如果能夠加快促進合成化學和合成生物學的交叉融合,充分發揮二者的協同優勢,將有助于更高效地創制功能分子,從而為醫藥和能源等領域奠定物質基礎。

      “通過合成創造價值,用合成的分子影響和改變世界”,這是丁奎嶺對合成化學所追求的科學境界的描繪。他提出上海有機所將以生物醫藥、材料、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化學鍵活化、斷裂和重組的本質規律認識及分子轉化的精準調控為突破口,以新物質創制和新過程發現為載體,將基礎研究的原始發現轉化為國家需求的原創技術,引領合成科學發展,滿足國家需求的發展目標。

      同時,他希望國內相關研究機構能夠擴大交流與合作,聚焦分子轉化科學前沿,發揮合成科學的創造性,發現分子轉化新過程和新規律,共同創制功能分子新物質,以造福社會。

    相關文章

    上海交大校長丁奎嶺:在堅守和突破中前行

    “最好的人生,莫過于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并為之堅守一生。”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上海交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作了題為《在堅守和突破中前行》的講話,深情寄語畢業生。丁......

    《像天才一樣思考》譯者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72.shtm最近我的朋友K.BarrySharpless教授梅開二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我......

    丁奎嶺:大學是城市和產業發展的引擎

    2月27日下午,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有媒體提問,上海交大率先承擔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改革試點,請問現在推進情況怎么樣?對于“......

    丁奎嶺:內容、渠道和技術三融合,做好科普教育

    中新網8月21日電在8月20日舉行的首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上,中科院院士丁奎嶺表示,科技創新的根本在人,各國科技競爭的本質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是同等重要的。該如何做好科普教育......

    李永舫、丁奎嶺為吉林省青少年作科普報告

    8月18日,2022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活動——“院士進吉林”專家巡講活動在長春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家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

    兩會簡訊|進一步加強優化基礎科學研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委員認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建設科技強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打牢基礎研究這個根基......

    丁奎嶺院士:上海交大已有超2000門課程上線

    2月1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等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尤其是高校如何“一校一策”開展在線授課。圖片來源于網絡丁奎嶺表示,“我......

    丁奎嶺委員:引入社會投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轉化率能達到10%就不錯了,科研人員申請了那么多的ZL,驅動力是什么?是真的需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因為評價體系需要通過ZL來評職稱、進行項目結題呢?”全國政協委員、......

    丁奎嶺任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

    教育部關于丁奎嶺任職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9月21日研究決定:任命丁奎嶺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教育部2018年10月18日......

    上海有機所亞硝基烯反應和天然產物合成應用獲進展

    嗎啡烷(morphan,或稱2-azabicyclo[3.3.1]nonane)結構一直以來是合成化學的研究熱點。在著名的生物堿morphine和strychnine以及近十年來akuammiline......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