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02 14:59 原文鏈接: 上海光源“照亮”4000個課題

      7月29日,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

      早晨8點30分,氣溫已達35攝氏度。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趙國璧和陳嶸頂著烈日趕到上海光源總體控制室。未來12小時,他們要每時每刻通過熒屏查看光源各部分的運行情況。

      同是8點30分,南開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劉新奇和博士生段良偉,也急匆匆趕到上海光源,為即將開始的實驗做準備。9點,師生二人準時來到生物大分子晶體學光束線站。“今天9點至12點,我們將在這個實驗站做蛋白質晶體的衍射實驗,了解晶體結構。這3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是我們很早就申請,經過排隊而獲得的。”劉新奇一邊做準備,一邊回答科技日報記者的提問。

      造價15億元人民幣的上海光源,目前共有7個線站8個實驗站。“這8個實驗站,每天的實驗都安排得滿滿的,還有許多課題組在排隊等候實驗。”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黨委副書記趙明華研究員說。

      上海光源2004年12月破土動工,2009年4月建成并向用戶開放。它是目前我國投資最大的科學裝置。“它其實就是一臺超級顯微鏡,或說高品質的巨型X光機,能觀測到以前我們看不到的物質內部結構和變化過程。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中性能最好的之一。”趙明華對上海光源的介紹中,透出一股豪氣。

      上海光源的實驗用戶,涵蓋了國內結構生物學95%以上的相關研究組。目前,中國結構生物學已跨入世界一流水平,先后發表論文1100多篇,包括《科學》《自然》《細胞》雜志論文23篇,《自然》和《細胞》子刊論文近50篇。

      “截至今年6月,上海光源已執行用戶課題近4000個,涉及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地質考古學、環境和地球科學、高分子科學、醫藥學、信息科學等多個學科,涉及國內290家單位,包括140所高校、102個研究所、18個醫院、30家公司;實驗人員達6200多人。”光源工程辦副主任閻和平研究員對這些數據如數家珍。

      上午11點,光源束線工程部控制組高級工程師劉平在上海光源新建的“夢之線”上緊張地調試。這條線站的建設是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超高分辨寬能譜光電子實驗系統,從2010年初始建,目前正在做最后的調試。未來建成后,其能量分辨等指標均為世界之最,主要用于復雜體系材料研究,包括高溫超導、微米尺度器件和材料特性等研究。

      趙明華說,未來,上海光源還將建設29條后續線站,包括16條公用光束線站和為石化等產業服務的13條專用光束線站,總數將達36條。“我們的總體目標是:瞄準能源、環境、材料、凝聚態物理、地球科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解決前瞻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建設一批高性能光束線站,爭取每年接待用戶超過5千人,用戶實驗超過1萬人次。”相信,未來的上海光源會成為我國科技界熱追的實驗站。

    相關文章

    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5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該工程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23年7月全部建成,正式投入運行后將使上海光源的實驗研究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上海光源是中國大陸......

    上海光源迎來開放15周年

    記者從6日舉辦的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學術論壇”上獲悉,自2009年5月6日首批7條線站正式對用戶開放以來,15年來,上海光源在線站建設、關鍵技術研發、方法學研究方面齊頭并進,......

    兩萬多個課題、上萬篇論文……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

    首次發現外爾費米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極紫外光刻膠性能檢測關鍵技術……近年間,這些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的突破性進展,都和我國大陸的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相關。5月6日,在中......

    邰仁忠:相信中國光子科學會走到世界前列

    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坐落著一座形似“鸚鵡螺”的建筑——上海光源。作為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成果產出最多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已為科學研究“服務”了十多年。2004年12月25日,國家重大科......

    上海光源超導波蕩器樣機帶束測試獲得成功

    近日,上海光源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超導波蕩器樣機完成了儲存環上的大流強帶束測試,這表明我國已掌握超導波蕩器研制的關鍵技術,并取得了重要的實質性進展。超導波蕩器是正在發展的加速器光源關鍵核心技術。相比永磁......

    上海光源“加入”抗疫情行列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記者......

    科學家何建華:參與上海光源建設改變了我的研究生涯

    何建華在實驗室做實驗。走近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創上海的頭號地標——被形象地比喻為“鸚鵡螺”的上海光源頗為引人注目。今年11月,上海光源二期工程首條光束線站出光,引出更多洞察微觀世界的科學之光......

    上海光源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與故宮博物院聯合開展的文物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8月13日,《科技日報》頭版報道了故宮科技考古團隊在清乾隆時期紫金釉中發現高純相、大粒徑ε-Fe2O3晶體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

    目前可以做SFX實驗的實驗站或資源有哪些?

    目前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下的LCLS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有兩條實驗站可以實施SFX實驗,CXI(CoherentX-rayInstrument)實驗站和MFX(MacromolecularFemt......

    探索國家實驗室建設新機制張江實驗室擼起袖子這么干

    在科創上海,最閃亮的“金字招牌”無疑是正在建設中的張江實驗室。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超強超短激光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以及啟建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