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科學界一般主要認為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元兇”在中樞神經系統本身,較少關注生物體的其他組織器官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近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靳津實驗室研究發現,CD4+T細胞嘌呤合成代謝功能紊亂在慢性應激誘導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相關成果于10月31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
這對加深神經發育、精神疾病與免疫生理功能之間聯系的理解,對了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發病機制并研發新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與李異媛博士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學教授靳津與東南大學教授柴人杰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CD4+T細胞主要存在于血液及各外周免疫器官中,主要功能是免疫監控和宿主防御,在B細胞抗體的生成和CD8+T細胞的活化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功能。細胞中的線粒體為生命活動提供了能量,對于細胞的正常發育與維持至關重要。
早在2017年,靳津實驗室就開始尋找線粒體形態與免疫應答之間的關系,但進展緩慢。
免疫系統如何干預神經系統?最初,靳津實驗室對解答這個問題也并沒有足夠的把握。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整合多種組學數據的技術也日趨成熟。于是,科研人員通過一系列組學的大數據工具,繪制了一張免疫-大腦圖譜,嘗試按圖索驥找到CD4+T細胞的作用模式,進而找到T細胞與神經系統之間聯系的蛛絲馬跡。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大腦的分析結果從只能看到一團細胞,到能夠看清每一個細胞所處的狀態。這有助于我們發現早期很難認識到的新信息。借由此技術,我們也發現了外周T細胞與少突膠質細胞之間的緊密聯系。”靳津說。
多位科學家獨立審查了這項工作,他們一致認同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潛在意義。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認為:“作者發現了通過靶向藥物抑制CD4+ T細胞黃嘌呤合成,從而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回路功能進行調節的可能性,為那些因免疫系統失調而導致精神疾病癥狀的患者提供了精準治療設計的方向。”
靳津分析說,未來臨床上可以設計一些血液檢測的量化指標用于評判焦慮癥的嚴重程度,也能給治療效果提供一個客觀的評價,與目前臨床上通過問卷填表的錄入方式相結合,可以使病情判斷更加準確。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還在于焦慮癥藥物的開發。目前焦慮癥的大多數治療藥物直接靶向中樞神經系統,常伴隨嚴重的副作用,對多區域的神經元都有影響,如果能進一步找到特異的T細胞,通過外周的靶點實現對焦慮或者抑郁癥的干預,就能為臨床醫學藥物研發推開一扇新的大門。
對于研究的應用,靳津還有更深一步的考慮。目前有數據顯示,在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病人中,有高達30%左右的患者同時伴有嚴重的焦慮癥狀,但其背后的機制不明。靳津組研究發現在這類病人外周血內同樣檢測到黃嘌呤水平的上升,因此該研究可能為臨床多種疾病狀態下伴隨性精神疾病的治療提供潛在的干預靶點。
靳津表示,希望未來能給焦慮癥等精神類疾病畫一張更大的地圖,更加清晰地描繪多系統如腸道菌群、代謝改變、免疫反應和中樞神經間的相互關系,為最終攻克解決嚴重焦慮癥提供更加精準的解決方案。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117-1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核醫學科教授賈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龔啟勇團隊在《生物精神病學》上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與腦結構協變網絡異常的表達模式相關。抑郁癥的高致殘致死率與自殺意念和行......
香港大學醫學院6日表示,其醫學團隊在抑郁癥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進展,即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代謝物——高香草酸具有緩解抑郁癥的作用,為抑郁癥治療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港大醫學院終身講席教授賈偉及其科研......
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領域近年迎來多項突破。比如阿爾茨海默病領域兩款靶向淀粉樣蛋白的抗體已經獲得FDA的批準,今年有望迎來第三款抗淀粉樣蛋白抗體的批準。精神分裂癥領域也有望迎來數十年來首個新機制藥物......
近日,《梅奧診所進展:數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AI技術結合聲音技術診斷2型糖尿病的文章。該研究顯示,只要對著智能手機說幾句......
精神分裂癥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終生患病率約1%。由于精神分裂癥具有高致殘性、青壯年期發病、低康復率等特點,對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然而,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療至今主要依賴于對患者癥狀的經驗判斷,面臨......
抑郁癥(M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思維遲緩、飲食和睡眠差等癥狀,MDD患者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的增加有關,死亡率也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癥的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27.shtm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針對28萬人的分析發現,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將人們患抑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05.shtm......
“這并不是唯一對治療產后抑郁癥有幫助的治療方法,但Zurzuvae的創新和令人興奮之處在于,它是根據潛在的生物學原因來針對產后抑郁癥。它讓你明白,你現在的感受是有生物學原因的,這不是你的錯。”39歲的......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成年后診斷出抑郁癥可能會使老年患癡呆癥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這項研究24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病學卷》(JAMANeurology)。研究人員從1977年到2018年,對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