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關“數年來最強太陽風暴沖擊地球”的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海生8日向記者確認:“7日下午兩點多,我們監測到太陽爆發的M2.5級耀斑,這是近四五年最強的一次太陽黑子活動”,“(太陽風暴)抵達地球后,現在已產生了較強的地球物理效應,對空間產生了一定影響”。
根據規律,太陽黑子變化周期平均是11年,本次太陽活動高峰期已“姍姍來遲”。今年,太陽“暖身”進入第24個活動周期后,曾在2月首次爆發X級別(最高級別)耀斑,3月曾發生“兩日連發九耀斑”事件。
季海生解釋說,耀斑、日冕物質拋射是最常見的太陽活動現象。日冕物質拋射的級別分為A、B、C、M、X五個級別,其中A為最小級別,X為最大級別。“這次爆發的M級耀斑是中上等級別,這種級別的耀斑在太陽活動高峰期比較常見,公眾不必恐慌。”
據介紹,7日耀斑爆發時,太陽表面噴出數十億噸粒子流等物質,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幾乎覆蓋了太陽表面的一半。這股太陽風暴8日抵達地球。
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最新發布消息稱,M2.5級耀斑發生后,太陽風速度從420公里/秒上升至480公里/秒左右,地磁活動出現3小時活躍現象,但電離層天氣沒有出現大的擾動。
季海生表示,目前太陽活動狀態仍處于“上升期”,未來幾年,耀斑爆發會越來越頻繁。他預計,太陽活動將在2012年、2013年達到頂峰。
近日,創新X系列首發衛星發布第二批科學與技術成果,包括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國際迄今最亮伽馬暴、國產量子磁力儀首次全球磁場勘測。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自主研制的迄今我國最大固......
彗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星體之一。對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的測量能夠預測太陽活動及“太空天氣”,這對人類更深入地認識太陽系具有重要意義。實驗上較難精確測量x射線產額與截面,且誤差較大,導致彗星的x射線輻射機......
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太陽活動周期不僅是太陽上黑子出現多少的周期性體現,更是太陽向周圍空間釋放能量、太陽爆發活動,以及太陽風暴發生的周期性展現。◎本報記者唐芳據悉,中國首顆綜合性太......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要能量來源,控制著地球的氣候和水文系統,從而維持地球表生環境的生命活動和宜居性。重建過去的太陽活動歷史,對評估異常太陽活動的強度和頻率,預測其對宇航員、現代科技通訊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均有......
2019年以來,太陽活動日益頻繁,到2025年更將迎來活動最高峰,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可能會頻繁發生。什么是太陽耀斑?什么是太陽黑子?會對地球產生哪些影響?人類應如何應對?《科技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國......
灰鯨更有可能在出現更多太陽黑子的日子里擱淺。近日,研究人員找打了灰鯨可能依靠磁感在海洋中判斷方向的初步證據。它們可能完全迷失了方向,而不是內置GPS給出了錯誤信息。美國杜克大學的JesseGrange......
太陽風暴(CME)及其激波可以產生地磁暴、高能粒子(SEP)、射電暴,是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的主要對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潁團隊在此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確定CME驅動的激波的三維結構、......
太陽風暴(CME)及其激波可以產生地磁暴、高能粒子(SEP)、射電暴,是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的主要對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潁團隊在此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確定CME驅動的激波的三維結構、......
月亮遮擋太陽而形成的日全食不僅景象壯觀震撼,也是科學家觀測日冕的絕佳機會,但這樣的時機過于短暫稀少,稍縱即逝。中國科學家最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觀測模式,到太空中利用地球的遮擋形成另類“日食”,通過長時間......
當超高速帶電粒子流從太陽表面噴出,它們產生的磁場急速變化,會干擾地球無線電通信并帶來絢麗的極光。科學家最近在實驗室模擬出了這種“太陽風暴”。“太陽風暴”其實是一種湍流現象,即流體的快速復雜運動。勺子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