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2019年7月9日,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旗下多學科、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最近公布了2018年閱讀量最多的論文,進一步展現了該刊所發表的科研成果的影響力。《科學報告》是一本發表有嚴謹的科學性及技術扎實的原創研究的領先期刊。這些論文的完整列表發布于該刊所在的出版平臺nature.com之上。

      在覆蓋全部學科的100篇全球閱讀量最多的論文中,有3篇涉及中國作者:

      · 《咖啡因導致靜息腦熵普遍增加》(Caffeine Caused a Widespread Increase of Resting Brain Entropy);

      · 《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在配對設計數據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for Data from Paired Design);

      · 《白堊紀緬甸琥珀帶來的濕熱帶森林青蛙的最早和直接證據》(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frogs in wet tropical forests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這3篇文章的閱讀量居全球第31、53和54位,分別被閱讀了10213次,7278次和7207次。

      位居全球閱讀量前3位的論文是:

      · 《太平洋大型垃圾帶正迅速積累塑料的證據》(Evidence that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is rapidly accumulating plastic);

      · 《基因編輯玉米對農藝、環境和毒理學特性的影響:對21年田野數據的薈萃分析》(Impac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ize on agr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toxicological traits: a meta-analysis of 21 years of field data);

      · 《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的受沖擊林地數量是影響巴西亞馬遜區域瘧疾發病率的重要驅動因素》(Abundance of impacted forest patches less than 5

      km2 is a key driver of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Amazonian Brazil)。

      這3篇論文的作者來自荷蘭、新西蘭、美國、英國、意大利和巴西等國家,分別被閱讀了158421次,60517次和54081次。

      這些被閱讀次數最多的文章中,有許多涉及國際或國內科研合作,上述3篇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中有2篇是由中美兩國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科研合作的情況在其他閱讀量最多的論文中也比較常見,這再次證明了合作,尤其是國際間合作,在科研領域已經無處不在。

      《科學報告》還按學科發布了閱讀量最多的100篇論文,即環境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細胞和分子生物學、腫瘤學、材料科學和地球科學。這些學科共有88篇論文涉及中國作者。

      “對于我們所發表研究的質量及其可以實現的影響力,我感到十分自豪。”《科學報告》主編Richard White說。“我們的編輯并不評估研究的影響力,或者研究能引出怎樣的發現——我們的角色是通過實施嚴格的同行評審流程來確保論文在技術上的可靠性。我們所發表內容的重要性是由其讀者和使用者來決定的。這些很高的論文閱讀次數表明了這些研究確實為更廣泛的科研共同體帶來了價值。”

      與自然科研旗下的其他期刊一樣,《科學報告》也提供文章層面的各項指標,例如每篇文章都設有頁面提供文章的下載量、引用量和線上關注度(Altmetric分數)等數據,以顯示文章所獲得的關注度。

      2018年,《科學報告》有5篇論文躋身Altmetric全球100篇文章之列,與《科學》、《自然》、《美國科學院院報》、《柳葉刀》等刊一樣都有文章高居前20%之列。此外,《科學報告》的論文還被眾多機構的200多個政策文件所引用,其中包括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英國政府等。

      本次論文排名是基于nature.com的網站數據分析。

      # # #

      關于自然科研

      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提供一系列專門服務于科研共同體的優質產品與服務,涵蓋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和應用科學,包括了期刊、數據庫和研究者服務等。

      《自然》雜志(Nature)創建于1869年,是國際領先的科學周刊。此外,自然科研還出版一系列冠名“自然”的訂閱型期刊、重要的多學科開放獲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包括《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在內的其它一些開放獲取期刊,以及與科研機構和協會合作出版的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s)。這些期刊同心協力,發表了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科學發現。

      在線傳播方面,每月有超過900萬獨立訪客通過nature.com獲取自然科研的內容,這包括《自然》新聞和評論,以及知名的科研人員招聘平臺Nature Careers。自然科研還提供一系列研究者服務,如在線及面對面培訓、專業語言潤色和編輯服務等。自然科研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AI在創造性思維任務中或超越大部分人類?

    《科學報告》9月14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人工智能(AI)對話機器人在創造性思維任務上能夠超越大部分人類,該任務要求受試者想出日常用品的替代用途,這是發散性思維的一個例子。不過,......

    《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發布

    7月26日,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編寫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報告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

    最新研究發現觀鯨船噪音會干擾鯨類休息和育幼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發表一篇生物學研究論文稱,觀鯨船的引擎噪音嚴重干擾短肢領航鯨等休息和育幼。該論文指,過去的研究發現觀鯨船產生的噪音會影響鯨類行為,但尚不清楚引擎的噪音水平......

    2020年百大熱門研究主題榜單09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貓瞇眼在貓與人類交流中的作用論文標題:Theroleofcateyenarrowingmovementsincat-humancommunication發表期刊:ScientificR......

    中國作者有3篇論文入選《科學報告》100篇閱讀量最多的論文

    2019年7月9日,自然科研(NatureResearch)旗下多學科、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最近公布了2018年閱讀量最多的論文,進一步展現了該刊所發表的科......

    《中國腎臟疾病年度科學報告》發布

    4月1日,《中國腎臟疾病年度科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中國腎臟疾病數據網絡(CK-NET)聯合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報告》統計了近100萬例腎臟疾病患者資料,全面描述了我國慢性......

    《科學報告》所發表內容近三成來自中國

    近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的兩篇論文入選“改變世界”的180篇年度杰出論文。這些論文被認為能對當前世界最緊迫的問題,如氣候變化、疾病、社會不公平等,產生重大的影響力。但中......

    2015年科學報告:中國研發支出升至全球第二

    11月10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和平與發展科學日”,教科文組織于當天在巴黎總部發布《2015年:面向2030》。該報告每五年發布一次,由教科文的國際專家小組編寫,報告在大量數據基礎上對全球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