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記者從“零”的突破——TORCHLIGHT研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江澤飛教授牽頭組織、全國56家參研中心聯合開展的一項被稱為TORCHLIGHT的研究顯示,與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相比,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用于首診IV期或復發轉移性晚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可顯著延長PD-L1陽性人群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盲態獨立評審委員會(BICR)評估的中位PFS分別為8.4 vs 5.6個月,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35%。
江澤飛教授(主辦方供圖)
5年生存率不足30%
TNBC即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都為陰性的乳腺癌亞型,約占全部乳腺癌的10~15%。與其他亞型的乳腺癌相比,TNBC具有侵襲性強、早期復發率高、內臟轉移率高、預后差等特點。晚期TNBC對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不敏感,缺乏特異性的治療方法,我國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但無論單藥或是聯合化療均療效欠佳,患者中位生存期約9~12個月,5年生存率不足30%。
近年來,以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已在多個瘤種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但目前國內尚無針對晚期TNBC的免疫治療藥物獲批。雖然已有一些臨床研究對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TNBC進行評估并取得一定進展,但與其他一些瘤種(如非小細胞肺癌)相比,PD-(L)1抑制劑在晚期TNBC中所積累的循證證據有限,我國晚期TNBC患者治療仍面臨挑戰。
為此,江澤飛牽頭開展了此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Ⅲ期的TORCHLIGHT研究。據悉,入組患者為首診Ⅳ期或者復發/轉移性且不適合手術治療的TNBC患者,這些患者既往未接受過針對晚期疾病的全身治療或者僅接受過一線化療失敗。患者被隨機(2:1)分為特瑞普利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組,或安慰劑聯合白蛋白紫杉醇組。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盲態獨立評審委員會(BICR)評估的PD-L1陽性亞組人群以及意向性治療人群(ITT)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除了上述延長TNBC患者生存期,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研究還發現,在PD-L1陽性和ITT人群中均觀察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組有明顯的總生存期(OS)獲益趨勢。其中,PD-L1陽性人群的兩組中位OS分別為32.8 vs 19.5個月,ITT人群的兩組中位OS分別為33.1 vs 23.5個月。特瑞普利單抗安全性數據與已知風險相符,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ORCHLIGHT研究數據還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的快速摘要專場上以口頭匯報形式進行了全球首發。江澤飛教授表示,TORCHLIGHT研究照亮了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療之路,這是中國在乳腺癌免疫治療領域的首次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探尋更多藥物聯合方案
據了解,特瑞普利單抗作為我國批準上市的首個國產以PD-1為靶點的單抗藥物,已在全球(包括中國、美國、東南亞及歐洲等地)開展了覆蓋超過15個適應癥的40多項臨床研究,開拓了我國乃至全球在多個瘤種治療領域的多項“第一”。此次,TORCHLIGHT研究結果的公布再次為我國TNBC治療領域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基于TORCHLIGHT研究結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用于PD-L1陽性(CPS≥1)的初治轉移或復發轉移性TNBC的治療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這是特瑞普利單抗在中國遞交的第8項上市申請。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已在中國獲批6項適應癥,涵蓋黑色素瘤、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食管鱗癌、非小細胞肺癌等領域,另有多項適應癥的上市申請正在接受美國、歐盟和英國的審評。
最后,江澤飛教授指出,基因組學、轉錄組學、代謝組學、蛋白組學、微生物組學的蓬勃發展及對TNBC分子分型的深入研究,為TNBC的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手段,正在改變TNBC的臨床實踐。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長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發現,PD-1抑制劑是目前聯合用藥方案中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期待今后能探索更多的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聯合的方案,造福更多中國患者。同時也希望特瑞普利單抗帶來更多優秀數據,使更多瘤種患者受益。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乳腺癌規范化診療與質量控制管理工作,10月20日,由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創立的乳腺癌規范診療創新示范中心,在北京亦莊正式揭牌。國家......
轉移是癌癥死亡和發病的主要原因。免疫檢查點阻斷(ICB)藥物atezolizumab和pembrolizumab聯合化療已被批準用于治療PD-L1+轉移性三陰乳腺癌(TNBC)患者。然而,免疫療法耐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翼鷟教授團隊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期刊發表了題為:Safetyandclinicalefficacyofsintilimab(......
在乳腺癌患者中,臨床上近七成初診患者和超過半數的復發轉移患者罹患的是腔面型乳腺癌。 記者8日獲悉,中國的學......
在乳腺癌患者中,臨床上近七成初診患者和超過半數的復發轉移患者罹患的是腔面型乳腺癌。記者8日獲悉,中國的學者們歷時5年攻關,率先繪制“腔面型乳腺癌多組學全景圖譜”,并提出“復旦腔面四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
在乳腺癌患者中,臨床上近七成初診患者和超過半數的復發轉移患者罹患的是腔面型乳腺癌。記者8日獲悉,中國的學者們歷時5年攻關,率先繪制“腔面型乳腺癌多組學全景圖譜”,并提出“復旦腔面四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
中新網上海10月8日電(記者陳靜)在乳腺癌患者中,臨床上近七成初診患者和超過半數的復發轉移患者罹患的是腔面型乳腺癌。記者8日獲悉,中國的學者們歷時5年攻關,率先繪制“腔面型乳腺癌多組學全景圖譜”,并提......
質子療法(protontherapy)作為一種能減少對心臟和肺臟輻射的策略,目前正在乳腺癌研究領域進行探索;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TheLancetOncology上題為“Conventionalv......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越來越多地用于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目前評估ICIs治療的臨床試驗大多數針對的是肝功能Child-PughA級患者,然而臨床實踐中許多晚期HCC患者的肝功能為Child-PughB級,這導......
2023年8月14日,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倫博泰”,香港聯交所代碼:6990.HK)宣布,其創新TROP2-ADC(SKB264,又稱MK-2870)對比研究者選擇方案用于治療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