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度大會正在亞特蘭大舉辦。期間,一項關于肺癌的臨床試驗結果閃耀全場!科學家們發現,通過聯合使用沃利替尼(savolitinib)與奧希替尼(osimertinib),先前對多類肺癌藥物產生耐藥的患者,病情出現了令人振奮的緩解。值得一提的是,沃利替尼是一款中國“智造”的廣譜抗癌藥,由和記黃埔醫藥設計發現,全球知名藥企阿斯利康聯合共同研發。許多醫藥行業的人看好,它能成為一款具有全新機制的抗癌藥。
肺癌——中國患者的頭號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全球每年預計有1810萬癌癥新發病例,死亡病例數高達960萬。其中,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同時也是一個癌癥大國——全球每新增的100名癌癥患者中,就有21名是中國人。據估計,中國平均每分鐘有7人得上癌癥,有5人死于癌癥。其中,肺癌同樣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
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許多肺癌患者體內會帶有EGFR突變。作為一種生長因子的受體,這一突變會持續激活其下游通路,促使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增殖,導致癌癥。為此,在肺癌的治療中,許多研發人員將EGFR作為重要的靶點。
多年來,針對這一靶點,人類開發出了一類叫做EGFR TKI的抑制劑,它們能“關閉”EGFR的信號通路,防止細胞出現不受控的增殖。然而,狡猾的癌細胞會演化出多種新的突變,產生耐藥性,讓治療失效。為了對抗這些突變,人們繼而不斷開發一代又一代的新藥。目前,針對EGFR突變的肺癌藥已經進展到了第三代,由阿斯利康帶來的奧希替尼就是最為知名的案例之一。盡管這款藥物取得了巨大成功,肺癌耐藥的問題卻并沒有就此根除。原因很簡單,癌細胞總能找到其他辦法,繞過藥物的治療。其中,MET通路就是它們的逃逸方式之一。
“早在10多年前,我們就知道部分EGFR TKI抑制劑的耐藥性,是由MET通路的激活所導致。”哈佛醫學院副教授、麻省總醫院癌癥早期檢測創新中心主任Lecia V. Sequist評論道。據估計,接受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TKI治療后產生耐藥的患者,約有5%-10%帶有MET的異常擴增。這一數字在接受了第三代EGFR TKI的患者中,則上升到了25%。
可以想象,如果能在抑制EGFR突變的同時,再抑制MET通路,就有望解決肺癌治療耐藥的問題。
尋找MET通路抑制劑
新藥研發人員們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然而,過去一些靶向EGFR和MET的組合療法,都沒有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研究人員們將其歸因于兩點,一點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藥物組合,另一點則是沒有選對合適的患者。
沃利替尼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發出來的一款在研新藥分子。在最初的體外實驗中,研究人員們分析了900多種源自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的細胞系。分析表明,作為一款高效的c-MET抑制劑,沃利替尼能顯著抑制帶有c-MET基因擴增或c-MET蛋白過度表達等出現c-MET信號通路傳導異常的腫瘤細胞系。在胃癌和肺癌的異種移植模型中,這一點也得到了證實。
基于這些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的潛力,阿斯利康與和記黃埔醫藥在2011年12月21日達成臨床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這款新藥的全球開發。和記黃埔醫藥資深副總裁吳振平博士指出,這是第一個被跨國企業引進,走出國門的中國本土創新藥。而沃利替尼在3個月后,也正式進入了1期臨床試驗。迄今,包括單藥療法和組合療法,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沃利替尼的臨床試驗已經達到了21項(包括已結束的),治療的癌癥類型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胃癌、腎細胞癌、以及前列腺癌等多種實體腫瘤,堪稱廣譜。
2014年,阿斯利康啟動了一項尋找奧希替尼組合療法的臨床試驗,沃利替尼也是與之形成組合的多款候選分子之一。正是這項研究,在今年的AACR大會上閃耀全場。
肺癌患者的新希望
前面說到,先前組合療法的失利有兩大潛在原因,第一是藥物的選擇,第二是患者的選擇。在研發出沃利替尼后,第一大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而在第二大問題上,研究人員們對入組的肺癌患者進行了嚴格的限定。他們不僅需要帶有EGFR突變,其耐藥還必須由MET通路所驅動。研究人員們相信,只有在正確的患者群體中,我們才能準確地評估組合療法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試驗和分析部分了。在這項1b期臨床試驗中,患者被分為了兩個亞組。第一個亞組中的46名患者曾接受過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 TKI的治療,他們取得了52%的客觀緩解率(ORR)。而第二個亞組的43名患者曾接受過第三代的EGFR TKI治療,他們的客觀緩解率為28%。
在總體的緩解之外,這一組合療法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惡心、腹瀉、以及淋巴細胞和血小板計數降低。總體來看,這款療法的耐受性可控。此外,有4名患者在臨床試驗期間去世,其中3名患者的死亡與藥物本身無關,1名患者的死因有待進一步確認。
和記黃埔醫藥的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Hogg先生指出,由于這項試驗篩選條件的苛刻,許多患者在入組時都已經接受了多輪化療,非常虛弱。能夠在這些患者群體中取得積極的數據,顯示了這款組合療法所取得的療效的不易。
盡管這些結果來自早期試驗,但研究人員們指出,這是我們首次看到一款MET通路抑制劑在與EGFR TKI聯合使用后,能為這一患者群體帶來收益。“針對這一患者群體,目前的主要療法是化療,”Sequist教授說道:“這一發現也彰顯了靶向療法的研究中,對患者進行仔細篩選的價值。”
后記
去年,和記黃埔醫藥的創新抗癌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已得到了中國藥監局的批準上市,治療結直腸癌。這也是首款在中國發現和開發,并無條件獲批治療主流癌癥的抗癌新藥。藥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藥業和津石醫藥也很榮幸能夠協助合作伙伴完成工藝優化、工藝驗證和上市報批,以及貫穿臨床1-3期的臨床研究服務。而近期沃利替尼取得的富有潛力的臨床結果,表明在呋喹替尼之后,沃利替尼有望成為又一款中國發現的創新抗癌藥,造福全球癌癥患者。倘若獲批,它還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款c-MET抑制劑。
我們期待沃利替尼在之后的臨床試驗中一切順利,早日聽到更多好消息!
近日,暨南大學基礎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范駿、暨南大學中醫學院教授戴勇團隊和南京市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周丹陽團隊合作,研究探討了非小細胞肺癌中,八聚體結合蛋白3(POU3F3)異常高表達通過促進非小細......
類風濕性關節炎(RA,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炎性關節炎,常常會導致關節外疾病表現,尤其是在肺部。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Arthritis&......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所醫用光譜質譜研究團隊采取糖酵解控制策略,通過氣相色譜質譜非靶向分析,發現用一種揮發性有機物(VOC)可以識別出肺癌細胞。該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肺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關節炎與風濕病》雜志。美國梅奧診所瑞貝卡·布魯克斯團隊評估了類風濕性關......
·氣候變化本身并不直接導致肺癌,但會加劇空氣污染,而長期暴露在空氣質量差的環境中是患肺癌的已知危險因素。極端天氣可能導致肺癌治療延誤,對藥物藥代動力學造成挑戰,導致放射中斷,沖擊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導......
人類的基因組被視作是一本書寫生命的“天書”:憑借A、T、C、G四種堿基,排列組合出無數種可能性,蘊含著人類演化與生老病死的奧秘。自人類基因組計劃起,科學家們前赴后繼地開啟了對人類基因組的探索,其中最核......
無論是從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來看,肺癌都是全球第一大癌癥,最近數據顯示,2022年肺癌新增病例248萬,死亡病例182萬。盡管開發了許多有前途的藥物,但耐藥性仍不可避免地出現,導致肺癌患者的復發。因此......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日前發......
本文臨床前研究結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使用的藥物DRP-104或能提供一種有希望的方法來治療攜帶KEAP1突變所引起肺癌的患者。KEAP1的功能喪失在肺癌中頻繁發生,且與不良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