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測量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侯志博研究組與復旦大學朱黃俊教授合作,首次實驗演示一組不等價的相互無偏量子測量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該研究成果于2024年2月2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基于相互無偏基的量子測量,又稱為相互無偏測量或互補測量,在基礎研究和量子信息處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兩組相互無偏基不能通過酉變換相互轉換,則稱他們不等價。這種不等價性長期作為一個有趣的理論問題被研究人員關注,然而這種不等價性是否具有實際意義缺知之甚少。
項國勇研究組采用近年來著力發展的高精度多拷貝光量子精密測量平臺[Nat. Commun. 9,1(2018); PRL 124,060502(2020); PRL 125,020501(2020); PRL 126,070503(2021); PRL 128,020502(2022)],在實驗上驗證了四維空間中不等價的相互無偏基測量基在三拷貝量子態實際測量問題中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實驗中采用相互無偏基測量基進行量子態信息提取,用保真度來衡量信息提取能力,因此保真度和互相無偏測量基的其內稟性質相關。隨著相互無偏基選取的不同,實驗得到的最大保真度與最小保真度相差約4%,與理論預測的平均偏差僅為0.16%,這清楚地展示出不等價的相互無偏基具備不同信息提取能力。這項研究標志著不等價相互無偏基的研究從理論跨入實際,在量子態估計、糾纏檢測和量子通信等諸多量子信息處理任務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博士生鄢雯哲和復旦大學博士生李蘊婷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我校項國勇教授,侯志博教授和復旦大學朱黃俊教授。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的支持。
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測量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侯志博研究組與復旦大學朱黃俊教授合作,首次實驗演示一組不等價的相互無偏量子測量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該研究成果于2024年2......
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測量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侯志博研究組與復旦大學朱黃俊教授合作,首次實驗演示一組不等價的相互無偏量子測量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該研究成果于2024年2......
12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在東區水上報告廳舉辦光學與光學工程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暨學術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光學與光學工程系舉辦,主題紀念從1963年中國科大籌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的學校計算中心深入分析AI技術應用下,科研對計算與存儲資源的需求變化,推進重大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升級建設最新一代中國科大“融合計算平臺”,提升創......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世武教授、金虎副教授與王柳特任教授基于手指皮膚非均勻形變機制和手部精細動作康復運動機制,以高功重比形狀記憶合金(SMA)彈簧為驅動,提出了一種具備精細動作訓練的便攜式柔性康復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易建新副教授課題組近日在多維探測和識別的氣體傳感器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據悉,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傅堯和副研究員鄧晉團隊聯合荷蘭Utrecht大學教授LiShen,報道了一種通過乙酸化學解聚實現廢棄PET塑料升級回收的方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乙酸化學解聚實......
5月10日,第十屆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總決賽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落下帷幕。 在持續五天的總決賽中,北京大學奪取大賽總冠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亞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ePrize計算挑戰......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姚宏斌課題組、李震宇課題組與浙江工業大學陶新永課題組合作,設計開發出鑭系金屬鹵化物基固態電解質新家族LixMyLnzCl3(Ln為鑭系金屬元素,M為非鑭系金屬元素)。得益于鑭系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關于取消何某某推免生錄取資格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