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29 13:53 原文鏈接: 中外科學家揭示水泥是被長期忽視的大型碳匯

      日前,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郗鳳明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國內外16家研究機構合作,闡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發現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匯,對全球碳循環有重要影響,對全球碳失匯問題研究提供了新的獨特的視角。相關成果發布于《自然-地理科學》。

      據介紹,產業生產和土地利用等人類活動對全球碳循環產生了巨大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相關評估報告表明人類活動導致的大量碳排放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水泥生產過程碳排放大,增長速度快,一直受到廣泛關注。

      水泥生產過程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5%。我國水泥的生產和消費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我國水泥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我國總排放量的比例高達9%。但水泥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又不斷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這一吸收過程的碳匯量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和量化。因此,科學家們需要了解水泥材料在環境中的全生命周期碳吸收量,量化其累積過程和效應,分析其對碳循環的影響。

      郗鳳明等人的研究采用了生命周期評價和碳化模型方法來研究水泥材料的二氧化碳吸收過程和影響因素。研究人員首次構建了水泥材料二氧化碳吸收核算方法,通過將水泥材料分為混凝土、水泥砂漿、建設過程中的水泥廢棄物和水泥窯灰,分別量化不同環境條件下的不同水泥材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發現1930-2013年,全球水泥工業過程二氧化碳排放高達381億噸,而同期水泥材料碳匯吸收量高達165億噸二氧化碳,即這個時期內43%的水泥工業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又被使用后水泥材料吸收回來。從全球不同國家和區域來看,1994年以前,歐洲水泥碳匯量最大,而后中國年碳匯量占比逐漸增大。從不同的水泥材料來看,水泥砂漿的碳匯量最大。2013年全球尺度水泥碳吸收量占包括化石能源燃燒在內的人類活動碳排放的2.5%,中國2013年水泥碳吸收量占中國自身碳排放總量的5%,1930年累計至2013年的中國水泥碳吸收量占中國2013年排放總量的50%以上,這一結果將對全球和國家碳排放基準值產生重要影響。

      郗鳳明等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水泥是一個全球大型的、被忽視、逐年增長的凈碳匯。這個碳匯的量化對全球碳循環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該研究成果為人類活動對二氧化碳吸收的影響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使科學家關注人類產業活動對于全球碳循環過程的巨大影響。

      該研究成果為廢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作為碳捕捉的碳封存材料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方法,為我國應用建筑垃圾發展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研究成果為科學家尋找失蹤的碳匯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人類活動的碳匯過程及其對全球碳循環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這一工作被審稿專家高度評價為“一項創新性的工作,對全球碳循環、氣候變化、碳減排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植物所等揭示內蒙古草原近40年碳匯功能變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韓興國、陳世蘋等與合作者揭示了內蒙古草原近40年碳匯功能變化。相關成果發表于《農業和森林氣象學》。草原作為巨大的碳庫,貢獻了全球碳儲量的1/3,其中近90%的碳儲存在土......

    科學家揭示內蒙古草原近40年碳匯功能變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韓興國、陳世蘋等與合作者揭示了內蒙古草原近40年碳匯功能變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草原作為巨大......

    杭州灣南岸海岸帶碳匯調查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2月9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一所)牽頭、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二所)共同承擔的“杭州灣南岸海岸帶碳匯調查、評估與價值核算”項目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專家驗收會,寧波市......

    科學家揭示近20年青藏高原湖泊從碳源變碳匯

    近日,《科學通報》發表的一項研究闡明了青藏高原湖泊二氧化碳交換通量及碳源匯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水體碳交換過程的驅動機制。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貴瑞、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高揚、中國科學......

    從吸收變排放?熱帶雨林吸收碳的能力早已經開始下降!

    近日,《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對30萬棵樹木進行了30多年的追蹤,最后得出結論認為,全球熱帶森林從大氣中去除碳的能力正在下降。圖片來源于網絡由利茲大學領導的全球科學合作組織(global......

    氣候變暖削弱北半球高緯度陸地生態系統夏季碳匯功能

    12月19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汪濤和教授樸世龍及其合作團隊題為Emergingneg......

    氣候變暖削弱北半球高緯度陸地生態系統夏季碳匯功能

    12月19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汪濤和教授樸世龍及其合作團隊題為Emergingneg......

    樸世龍教授:土地利用變化全球生態系統碳匯快速增加

    陸地生態系統通過其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而陸地碳匯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十分敏感。陸地碳匯的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因子,是目前全球碳循環研究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

    中外科學家揭示水泥是被長期忽視的大型碳匯

    日前,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郗鳳明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國內外16家研究機構合作,闡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發現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匯,對全球碳循環有重要影......

    中外科學家揭示水泥是被長期忽視的大型碳匯

    日前,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郗鳳明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國內外16家研究機構合作,闡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發現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匯,對全球碳循環有重要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