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DNA重組及基因工程技術給生命科學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促進著生命科學各學科研究和應用的進步,對推動醫學各領域的發展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對人類遺傳信息的認識 遺傳信息決定生物的形態和特征,是生物生存之本。估計人類的基因組DNA約有4×109bp,含有約5-10萬個基因,但至今人類對自己賴以生存繁衍的這個龐大的遺傳信息庫還知之甚少,目前已經知道的人基因只占估計數的百分之幾,已搞清楚其表達調控者更寥寥無幾,對占基因組80-90%不為蛋白質編碼序列的認識更少,因而實際上我們現在對自己生存的基礎和實質只有很表面的膚淺認識,設想如果人類掌握了自身全部遺傳信息的結構、功能、表達和調控,無疑將能夠深刻認識人的生長、發育、生存、繁衍的整個生老病死歷程,將能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出極有效的措施,將能真正掌握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命運。 DNA重組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就使人們有可能去深入探索這個重......閱讀全文
8月2日,我國科學家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方法,在人類1號染色體上發現了肝癌的易感基因區域。這將為肝癌的風險預測、早期預防和個體化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事實上,自2000年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完成迄今,科學家已經相繼發現70余種疾病的易感基因,基于此的基因診斷產業已經初現端倪,但10
通過生物化學實驗應該做到: ⑴ 學習設計一個實驗的基本思路,掌握各個實驗的基本原理,學會嚴密地組織自己的實驗,合理地安排實驗步驟和時間。 ⑵ 訓練實驗的動手能力,學會熟練地使用各種生物化學實驗儀器,包括各種天平、各
2013年,一種名為的“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后,“基因編輯”這個詞匯不經意間火了,傳遍了整個學術圈、生活圈,甚至是朋友圈。它的出現讓“編輯生命”變得觸手可及,它似乎可以斗過癌癥(白血病)和艾滋病,還有各種遺傳病。我們知道,目前這些人類疾病都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治療,而它們幾乎都和基因突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