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科學家首次發現,層狀二維材料六方氮化硼(hBN)中的“單原子缺陷”可以將量子信息在室溫下保留幾微秒。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能夠在環境條件(室溫)下擁有量子性質的材料十分罕見,此次發現還凸顯了二維材料在推進量子技術方面的潛力。
用共焦顯微鏡研究了六方氮化硼中的單自旋。藝術示意圖展示的是物鏡用線圈將激光聚焦在樣品上以進行自旋微波控制。圖片來源:埃莉諾·尼科爾斯/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
在hBN中,單一的“原子缺陷”在環境條件下表現出自旋相干,并且這些自旋可以用光來控制。自旋相干性指的是一種電子自旋,能夠隨時間推移保留量子信息。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將特定的量子態信息傳輸到電子自旋上,這些信息就會被存儲約百萬分之一秒,這使該系統成為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量子應用平臺。雖然百萬分之一秒很短,但難得的是這個系統不需要特殊條件,就可在室溫下存儲自旋量子態。
hBN是一種超薄材料,由堆疊在一起的單原子層組成。這些層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結合在一起。但有時,在這些層內部會存在“原子缺陷”。就像困在晶體中的分子一樣,這些缺陷可以吸收和發射可見光范圍內的光,具有光學躍遷,并且可以充當電子的局部陷阱。由于hBN中的這些“原子缺陷”,科學家現在可以研究這些被捕獲電子的行為,如電子的自旋特性,這種特性允許電子與磁場相互作用。真正令人興奮的是,研究人員可以在室溫下利用這些缺陷中的光來控制和操縱電子自旋。
這一發現為未來的技術應用鋪平了道路,特別是在傳感技術方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以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近年來,在物理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等多學科融合促進之下,量子科技的基礎重大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在量......
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度,可通過電壓精確控制2D材料的間距、旋轉等。相......
德國萊布尼茲大學光子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庫士領導的團隊,首次讓量子信息和傳統數據“搭乘”同一光纖通道成功傳輸。這意味著在理論上,未來的量子互聯網可使用現有基礎設施。相關論文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圖片來......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劉霞)德國萊布尼茲大學光子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庫士領導的團隊,首次讓量子信息和傳統數據“搭乘”同一光纖通道成功傳輸。這意味著在理論上,未來的量子互聯網可使用現有基礎設施。相......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15日《科學》雜志報道,包括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在室溫下打印金屬氧化物薄膜的技術,并利用該技術制造出既堅韌又能......
應《物理學報道》(PhysicsReports)編輯DanielVanmaekelbergh的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林生晃團隊于近日在該刊發表長篇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二維材料在CMOS兼容和硅光......
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科學家首次發現,層狀二維材料六方氮化硼(hBN)中的“單原子缺陷”可以將量子信息在室溫下保留幾微秒。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能夠在環境條件(......
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科學家首次發現,層狀二維材料六方氮化硼(hBN)中的“單原子缺陷”可以將量子信息在室溫下保留幾微秒。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能夠在環境條件(......
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科學家首次發現,層狀二維材料六方氮化硼(hBN)中的“單原子缺陷”可以將量子信息在室溫下保留幾微秒。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能夠在環境條件(......